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培训引领

【高中语文14班】第一期研讨辑要

发布者:陈欢     发布时间:2019-05-24 浏览数( 0) 【置顶】 【举报】

【高中语文14班】第一期研讨辑要

 

本期在线研讨于5月7日-5月20日之间进行,历时13天,浏览人数达185人,回帖数为94人,高中语文14班大部分教师可以积极发表观点,互评互点,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现辑要如下:

 

研讨内容:

研讨主题:如何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研讨时间:5月7日-5月20日

研讨内容:

  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有三种现象司空见惯:一是为了应试而教。二是总觉得有太多的内容要教。三是认为改变现有的教学太难,而且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做这些事情。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对教师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找到更加有效的学科教学方式是非常有益的。

1、当你设计某节课的教学目标,写下了“理解……”的时候,你是如何认识“理解”这个行为动词的?你是希望学生仅仅知道某个知识点,还是能够解释某个概念原理,或是能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2、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两大误区:一种是“以活动为导向”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虽然参与其中,但是只动手不动脑,缺少对活动意义的深入思考,在智力上很难获得成长;另一种是“灌输式的学习”,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逐页讲述,尽最大努力在规定的时间里把教材中所有的知识讲完,不关心学生是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些知识的。请老师们谈一谈如何进行“逆向设计”,将教学设计思路设置为“以终为始”的设计,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

 

二、讨论情况:

 

参与的老师纷纷就以上话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

黄培梁 2019-05-09 10:58

学生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要非常明确。很多教师“教”的思路非常清晰,流程也很完整。但是,从“学”的角度来看,过程却是模糊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有问题探究、互动探究等设计,但因学习结果预设不明确,学生学习并没有落到实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重要时刻不得不用自己的讲授替代了原有的学生探究过程。只有当学习者对学习进行成功的尝试时,才会引发真正的学习,这必须是学习者完成的建构活动,教是无法引发学的。只有教师预设了非常明确的学习结果,并根据结果来组织的学习过程才是有效的。

 

教学设计大多是在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列出教学目标。那么,这些教学目标是基于什么提出来的呢?

  首先是教材。利用教材进行教学,其挑战在于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书本所隐藏的知识,而不是其所展现的内容。如果教师简单化进行处理,通常会隐藏一些问题、观点甚至探究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是学生达到理解所必需的。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不是灌输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而是要学会使用教材,进而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来协助完成教学目标。

  其次是学情。当教师清楚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并能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时,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而这样的目标设计,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并理解他们需要达到的水平,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真正投入和参与,相信“较高的、挑战性的、适当的期望是提升学生表现的强力影响因素之一”。

  无论是教材分析,还是学情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都要以学生的“学”为根本出发点。只有从结果出发,教师才能找到设计的源头。所以,“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逆向预设可以帮助教师以更谨慎、更理性的态度思考预期结果。譬如,确定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已经能做什么,甚而能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知道他们是怎样思考、怎样学习的。

杜秋嗣 2019-05-19 08:50

作为教师要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当前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既要“灌输式教学”又要“以活动为导向”的设计教学,   教师要应试而教,但又不能仅仅应试而教。课堂教学目标是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现是要灵活的,多样的。

 

黄坚 2019-05-10 20:24

从一开始,教材,学情,应试就不能截然分开,备课要考虑周全,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教学结果,以终为始,以始为终,两者相辅相成。

彭永春 2019-05-09 12:29

追求任何形式的设计,都要以学生为本,教学设计是为了尽可能快地使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更多的要考虑适时调整,方法是为内容而服务的。

 

万小琴 2019-05-09 08:44

1. 层次性问题教学设计,有效地调动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参与度。2.激趣性问题教学设计,有效地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柯思奕
 2019-05-08 07:18

落实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把语文与生活、与经历、与人生相结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的热情;同时要把语文课堂迁移到课外生活中去,赋予语文更多的学习元素。

 

研讨的目的就是提出教学中问题,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有效解决问题。本次讨论,老师们对“理解”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对“以终为始”的设计进行了一定的理解,教学设计是每个老师必做的功课,希望老师们还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深入思考这两个问题,比如在设计“理解”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可能提出的观点;能感受作品和学生的情感和世界观,甚至随着备课的深入能够知道自己的无知……这些都是“理解”的范围。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我的理想是让每节语文课都充满诗意,散发中华文化的魅力。老师们,我们一起加油!


培训引领

最新培训引领

置顶培训引领

精华培训引领

热门培训引领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