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地理2班研讨2:阅读下面文章,谈谈自己感想

发布者:廖建军     发布时间:2019-05-23 浏览数( 0) 【置顶】 【精华】 【举报】

不要言必称“核心素养”

岭南师院 李斌辉

事实表明,今天“核心素养”严重泛滥,成为了哪里都用得上的万金油,成为了“人人趋之若鹜的花车”。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最近一段时间,参加了很多教研活动,如全省优秀青年语文教师研修班的培训指导、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评审和开题、市基础教育成果奖的评审等,同时近期也在指导本科生、硕士生撰写毕业论文。在这些活动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把自己的论文、课题、成果冠以“核心素养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等等帽子,好像没有“核心素养”,我们就不能搞教研和教学了,我们的教研教学都是在搞“核心素养”,又好像有了“核心素养”我们的教研和教学就会好到天了。而在日常中,我接触到的许多老师在交谈时都言必称“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目标一设计就是“发展核心素养”,教育官员们一开口也是“核心素养”。今天,好像谁不说“核心素养”就实在太“low”和“out”了,一沾上核心素养就“high”起来了。“核心素养”严重泛滥,成为了哪里都用得上的万金油,成为了“人人趋之若鹜的花车”。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核心素养”的泛滥将遮蔽其本身的一些问题。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在全球都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尽管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论经过了众多机构、专家学者深入的研究和调查而提出,但并非十全十美,放之四海皆准。如连“素养”这个概念,以及“核心”的范畴都还存在许多争论,都未达成共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将素养作为教育概念、作为学习结果的概念,其实都存在一些理论问题”。崔允漷教授就指出“素养是一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概念”,大家炒作素养,实际上是“人人都在说着似懂实不懂的话”。概念和范畴都还存在问题,自然关于其内涵内容、发展途径、评价测评等等,也就问题多多。这不是我在这儿讨论的事。我想说的是,如果教育界和公众如果不依据实际情况,不加以审思,一股脑地套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就会集体意识或集体无意识地成为一个理所当然的“真理”,以为“核心素养”在口,真理就在手,而没人去对它进行反思、质疑、追问、改进,这本身就不是“核心素养”所具备的“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就有“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勤于反思”的要点。

其次,“核心素养”的泛滥将使其庸俗化、虚无化。实事求是说,老师和大众对于“核心素养”的热衷,说明了课程改革的推进是有效的,新的理念正逐渐被大家所接受,教师们都在有意识地向国家标准靠拢。毕竟“核心素养”已经写入了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成为了一种“国家意志”。但是,当我们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贴上“核心素养”的标签,那么核心素养也就被庸俗化了,就陷入了“核心素养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好装”的泥潭之中。事实上,现在大家谈“核心素养”,都是各取所需,为我所用,其话语体系也是五花八门,各说各话,是不是真的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天才知道。庸俗化带来的必然是虚无化。既然是“核心素养”,那必须有着与众不一般的形成途径,如果什么都能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还是“核心素养”吗?“核心”自然是空话了。因而,言必称、行必曰“核心素养”实际上是在抛弃核心素养,陷“核心素养”于画饼当中。我所见到的一些课题、论文,都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帽,实际上所研究和做的东西,跟“核心素养”没半根毛线关系,完全是一个噱头,一个口号而已。其实,核心素养作为我们学校教育培养的人的一个标准抑或一个目标,该让国家去做国家的事,学校做学校该做的事,老师做老师该做的事,我们对“核心素养”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三,“核心素养”泛滥将使我们过去教育改革的成果打水漂。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就在曲折中前进,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改革,再出现问题,再改革,螺旋地发展。我们经过长期的不懈,终于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进行了普及,我们经过十几年的功夫,教师们才接受了“三个维度”的理念。而现在,一个“核心素养”就抛弃了过去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将既往的教育经验和成绩弃之如敝履,显然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行的。无论教育如何现代化,教育理论如何先进,都必须是对传统的扬弃,都是建立在和来自于过去的也就是所谓“旧”的基础上。“旧”的未必就是不好的,“新”的也未必就是全好的。现在,当我们快意于“核心素养”的时候,实际上也在抛弃过去的好的东西。以我熟悉的语文学科教学为例,现在老师们都在那儿“基于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却放弃了对学生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没有了听说读写能力,我不知道学生的核心素养会是什么。无疑,“核心素养”是够现代和先进的,但是,它不应该成为我们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教育思想、方法的绊脚石。实际上,任何的“素养”都是有时代情境的,今天,我们要学生发展这样的一些“核心素养”,也许若干年后,时代变了,我们又得提出一套“核心素养”。

 教育界“核心素养”泛滥带来的后果将远不止以上这三点,我也无意再去列举。我的初衷只是想把这种现象揭露出来,引起大家的重视。对于造成现象的原因,应该来说是多方面的。以我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一是政府对“核心素养”的宣传和强调。中国的教育改革历来都是自上而下的“秋风扫落叶”式行政主导的改革,“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上面一推动,下面一窝蜂。“核心素养”泛滥,这是主因。二是学校、教师都借“核心素养”来求自利。通过拉“核心素养”大旗作虎皮,包装自己去赢得时尚或博取政治、学术声誉,以及经济或其他利益等等。就如伯曼和霍利批评学校“为创新而创新”的活动完全出于行政之目的,只为使学校显得紧跟潮流,成为一种象征性政治,旨在表明学校确实回应了外部呼声,并采取了行动,创新沦为公共组织“危机公关”的有效手段。三是教师们出于改革的热情。教师们都认识到教育改革意义和作用,自觉地投身于“核心素养”的大潮中,对“核心素养”充满期盼,也积极进行回应,但由于理解的偏差、学养的缺乏,及其他原因,带来泛滥问题。这一点,应给予老师们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我们不希望“核心素养”泛滥,那身处“核心素养时代”应如何对待“核心素养”?从宏观层面来说,一是要坚持而不应否定核心素养。正如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所说:决不能以学术讨论、不同理论流派来怀疑、甚至否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决不能以此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影响地方和学校的实施。二是必须深入学习、正确理解、科学落实核心素养。更准确地把握核心素养的根本要义、主要精神和基本要求等,端正课程改革的方向,从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和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载体、途径、方式等。三是继续研究,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对核心素养需要讨论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或意见,使之日臻完善。

 从微观层面来说,具体到我们老师,一是要扎扎实实上好课。上好每一堂课,改进每一个教学行为,像语文老师如能帮助学生写好每个字、说好每句话、写好每篇文章,使学生能多读多多说写,能读能说能写,就顶呱呱了,就功莫大焉了,而不必借“核心素养”高帽抬高自己,搞虚的花招。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素养。既然是“核心素养”,那么就还有“非核心素养”(不过所有的国家文本都没列出还有哪些非核心素养),这些素养在人的发展中需不需要,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老师还得要关照学生的“非核心素养”。阑尾在人身上可有可无,但一旦发炎也可要命。三是要抓住学科的本质进行教学。任何学科都包含着可能发展学生各种素养的条件和因素,但其中的某一个素养应该是为本学科所最具针对性的,我们应紧扣学科性质来谈核心素养,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是“核心素养”。如“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任务,那么“语言建构与运用”就应置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位置,其他几个素养实际上是在为学语文服务,同时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四是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我们需要记住“只有人才是可以具备核心素养的,教师可以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学科本身并不具有‘素养’的功能”。因而,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一定得在提高自己核心素养上下功夫,否则,言必称学生“核心素养”也只能是耍耍嘴皮子功夫,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无益的。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