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联系实际,让教学更有趣

  发布者:叶利杰    所属单位:港区苑寨小学    发布时间:2019-05-23    浏览数( -) 【举报】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你们有去商店买东西的经历吗?想买一本标价是15元的书你准备怎样付钱?想怎样简便地把钱付清又不用营业员找钱,你有好办法吗?然后请代表说说看。”这样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日常买东西付款的方法再现,让他们议一议,说一说初步建立十进制的体会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就会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教学“周长的认识”时,当学生弄清周长的含义后,我首先出示了一片树叶,它可是不规则的图。我手中只有一根线,能不能把这片树叶的周长量出来呢?接着我就和一位同学的共同操作演示出怎样把树叶的周长量出来的过程,即“化曲为直”的计算方法;然后指着书上画的圆、长方形、正方形,问:“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吗?”我启发说:“刚才树叶是个不规则的图形,我们都能量出它的周长,现在这些图形可都是有规则的,相信大家一定可以量出周长。”这一说后,同学们研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同桌两人分工合作,纷纷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大家都非常感兴趣。可见数学教学中善于发现生活的切入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