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如何让小班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发布者:魏秀红     发布时间:2019-05-14 浏览数( 1) 【举报】

九月份开学,小班新生刚刚入幼儿园时,经常看到一片混乱的局面—孩子在班里哭,家长在外面抹泪;老师双臂搂着两个孩子,旁边还有孩子在闹着说:“抱抱我”……而那些高高兴兴进教室的孩子,看到班里“热闹”的场面,也像得了传染病似的,加入了哭闹的行列。

       孩子们为什么会不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呢?如何让小班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孩子们为什么会不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呢?我对小班家长和幼儿进行了调查分析。

调查发现,幼儿入小班年龄偏小。现在有许多家长工作不忙,入园前大多数是自己带孩子,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过幼儿园集体生活出现了三个不适应:

首先是交往方面的不适应。孩子从出生到入园前都是家里的大人围着转,可到了幼儿园却打破了原有的交往习惯,孩子周围是一群同龄伙伴,就出现了交往方面的不适应。

第二个方面是情感行为的不适应。入园前,孩子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庭,在家庭生活环境中,孩子有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持,依恋家长获得“安全感”。然而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是群体生活,需要克制自己一些需要,面临一种新的生活环境。新生活环境的陌生感觉给孩子带来了安全感的危机。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情感、行为的不适应。

另外还有生活方面的不适应。绝大多数孩子在家里不是自己吃饭、穿脱衣服、收拾玩具等等。这些事情都是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全部包办下来,使孩子不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入园后,教师首先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与家庭的生活行为方式显然是不同的。因此孩子会产生生活方面的不适应。

根据调查的情况,我认为:要让小班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就要从解决孩子入园后交往、情感、行为方面的不适应着手,逐步培养其自我服务的能力。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以及“幼儿与成人、同伴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的要求,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在新生入园时,我设计了大带小教育活动:大班语言活动故事《袋鼠妈妈的幼儿园》,小班、大班混合的社会活动《我和大家做朋友》和健康活动《学本领》。大带小的活动延伸到幼儿一日生活中,使孩子们获得了各方面的发展。大孩子能从中学会忍让、同情、负责及合理展示才能,小孩子从中学会模仿,寻求帮助。在这积极愉快的交往中,培养了自我服务的能力,使新生尽快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