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依据《指南》进行案例分析 作业周期 : 2019-05-06 2019-06-06

所属计划:学前教育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案例一:

     拿到《指南》后,小班张老师把自己班上的25名幼儿按照4岁组的目标要求全部测试了一遍,她自己想出了一种记分方法,通过一项记1,未通过记0,最后把全部5个领域的得分相加,每个孩子得到个总分。她想,这下子我评价班里幼儿的发展情况就有依据了。

案例二:

     今天语言活动时,王老师要求中班每个小朋友看图片说出故事来,完成这个任务后才能去玩。不会讲或者讲得不好的小朋友有的很不高兴,不肯讲,但是王老师坚持这样做,因为《指南》“语言”领域中,“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下,4-5岁幼儿要求“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案例三:

     小班张老师与大班的刘老师在一起议论《指南》的内容。张老师说:“啊,你看,《指南》社会领域要求你们大班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我们小班还没有这要求,再过两年我们也要培养合作了。”大班刘老师说:9月份开学后,我就会让小朋友在游戏时分工合作的。

案例四:

    中班小红不会用筷子吃饭,看见别的小朋友都用筷子吃饭,非常紧张,搞得一团槽。于是,刘老师在午餐时,给小红配上了一把勺。可是张老师不同意,因为《指南》“健康”领域在动作发展上,提出了4--5岁幼儿“能用筷子吃饭”,提供了勺幼儿不就不去用筷子了吗,应当训练小红才对。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通过学习《指南》,分析以上案例中问题出在哪里(任选其一进行分析)?谈谈您应该如何做?


发布者:高贺琼

依据《指南》进行案例分析

提交者:学员尹宁    所属单位:黄泛区农场金童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19-04-29 16:46:01    浏览数( 0 ) 【举报】

案例分析解答

金童幼儿  尹宁

    案例老师的做法不符合《指南》的理念与要求,《指南》是很明确的是导向与指引而不是标尺与标准;《指南》关注的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依据《指南》精神,王老师的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这位王老师在活动中为了完成语言领域的一个目标,要求幼儿在同一时间,达到同一目标要求,没有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是不可行的。《指南》中指出“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一定的阶段性特征。评价幼儿的标准不能整齐划一。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应该在自由、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发展起来。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不同,各自发展的速度也不同,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该鼓励幼儿与父母、老师、同伴多交流,在平时日常的交流沟通不断的循序渐进锻炼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达到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提高。


附件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