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发布者:邵亚敏    所属单位:西华县第二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9-05-23    浏览数( -) 【举报】

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西华二高   邵亚敏

兴趣是什么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任何一个人,只要对某事感兴趣,就会主动地、快乐地接受它,甚至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做。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即以学习为快乐的人,而之所以能快乐的学习,是因为他们把学习当成是一种兴趣。

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首先要创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语文教学气氛,就像鱼儿在大海中自由游弋,鸟儿在太空中自由翱翔一样。只有如此,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自由驰骋在浩瀚的语文世界,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否则,一旦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甚至被禁锢,那么,一切都是枉然。可能就如同李白所说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情带动学生  

我认为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情绪对整个课堂气氛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对学生的思维及心理起着暗示作用。所以,任何一个语文老师都必须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唯有如此,老师心情愉快,学生也会感觉比较轻松,思维便会活跃起来,课堂气氛热闹,学习气氛浓厚,学习兴趣便激发出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相反,老师板着一张脸走进教室,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老师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因而怕说错话,回答错问题,触发老师愤怒的洪流,进而整个课堂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学生的思维禁锢起来,任凭老师唱独角戏,可以想象,这样的一堂课学生学到了多少。

所以,老师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情,绝不把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琐碎带入课堂,每天面带微笑、充满自信的走进课堂,给学生一种愉快的心理暗示,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语文

二、以乐引导学生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往往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了能力的培养,因而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容易疲倦,毫无兴趣可言,教学效果往往事与愿违。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情感体验,更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给我们语文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是,只要我们在进行过程中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注重启发,巧设疑问,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达到“知识和能力和情感体验”并重的目标是不无可能的。但是,也要注意,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以后,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层出不穷,有许多问题可能与教学内容相距千里,甚至被道而驰。这时,老师切忌不可一味否定,更不可严厉批评,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要旁敲侧击,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这样往往会受到一石二鸟之功效。

、以博吸引学生

      不管怎样,语文教师是一堂语文课的组织者。语文课能是否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语文老师是否有着丰富的知识,即是否是一个“博学家”。

语文老师的“博学”,不仅仅是要掌握丰富的语文相关知识,还要了解国内外时事、与语文教学有关的知识,真可谓“上知天文地理,下知古今中外”。这样,在课堂中语文老师就能随心所欲的驾驭课堂,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驰骋,汲取知识的营养。特别是学生提出与课堂相关的其他知识时,如果老师一问三不知或支支吾吾,就会降低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学生不佩服你,他就不会认真的学习你所教授的课程。相反,如果你能够轻轻松松的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涉及面越广,学生就越崇拜你,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语文老师不仅要精通你所教授的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也要了解各种与语文相关的知识,做一个“博学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而言之,我们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教育教学手段,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高标准的完成教学任务,高质量的达到教学目标。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