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物理教学中应重视演示实验的设计

发布者:张锴     发布时间:2019-05-28 浏览数( 0) 【举报】

物理教学中应重视演示实验的设计


 

演示实验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或为了提出问题,或为了对设问的对象进行深入探讨,或对已得到的结论进行验证,由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探究活动。在实验的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可能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学生的脑海中日趋淡忘。这就需要做好演示实验和精心设计演示实验,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好的演示实验设计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演示实验的设计,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演示实验的设计要有较为突出的目的性

从教学环节来看,演示实验的目的,主要有引入课题、深入分析、实验难点三个作用;从教学内容来看,主要有建立概念、探索规律、深入应用三个作用。只有实验目的明确,才能描绘出好的实验设计,才能做好实验,增强实验的目的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演示实验只有目的明确,才能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认识,才能印象深、记的牢。

例如,“杠杆”是简单机械中最简单的一种,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引人课题?课前准备一只铁罐和起子,把铁罐盖子盖紧。请全班力气最大的同学用手开启盖子,怎样也不能达到目的。然后,请力气最小的同学用一把起子撬盖子,轻轻地就能达到目的。用实例说明起子的作用。再用羊角锤拔钉子。对比两个实例,抓住两个共同的特点,其一都是 一根硬棒;其二都有一个固定点,并能绕固定点转动。从而完成了用实验的方法“引人 课题”的教学任务。

二、 演示实验的设计要有明了的直观性

一个班几十个人做实验,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演示实验的时候要多设计直观明了的实验。

1. 物理过程的直观性。如演示“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导体电阻的大小就直观地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大小反映出来,学生的第一直观就是在电源电压不变时,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2. 物理器材的直观性。如演示“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敲击音叉时,音叉的发声振动并不明显,为了让全班学生都看到,达到较好的效果。就在音叉的旁边放一个紧邻的乒乓球,通过乒乓球的振动放大了振动,同样也可以引导学生想别的方法,也可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槽内的水中,明显看到发声时激起的水花。

3. 实验器件的直观性。由于演示实验是几十个人同时观察,所以器件要足够大,要保证最后一排的同学也能看到;对于细微的实验元器件最好用幻灯机或实物展示台、液晶显示器将其放大投影到屏幕上。如在演示“影响弦乐器音调大小因素的实验”中,需要把粗细、长短不同的橡皮筋固定在一个木盒上,这就要求选择一个两用提盒,即能上课时拿出来,又能保证全班同学都能观察到。

4. 实验现象的直观性。如演示“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U形管的一端连接一个橡皮管,橡皮管的另一端连接一个金属盒在金属盒上紧密连接一个橡皮膜,开始在U形管内就要注入带颜色容易观察的水,如果器材不漏气,U形管液面相平,如果用手挤压橡皮膜,U形管的两边会出现高度差。现在把U形管放入液体中如水中,U形管的两边同样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两边的高度差反映出来的。如果U形管中不用带颜色的水,学生就不容易观察,就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 物理演示实验要保证可靠“一次成功”。

每个演示实验的成败都维系着一个概念教学或一个规律的探讨、一个现象观察的成败。加之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十分宝贵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时要“一次成功”。

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成功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熟悉教材,反复操作,了解操作成败的关键步骤。但实验设计的可靠性更为重要,这是演示实验成功的最重要的保证。

如演示“模拟马徳堡半球实验”时,就要用力压紧两半球,将橡皮碗的气体压出,向两边拉时不要出现横向力,或将两半球扳开,成功率较高。

四、 物理演示实验更要彰显趣味性。

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可通过眼、耳等感官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人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从而提高实验的观察效果,使教学取得成功,因此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到生动有趣、出其不意。

演示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时,采用激光管射出的激光束,由于激光具有很好的方向性,只有正对着激光的方向才能感受到光能,看到激光,其他方向都无法看到。这时如果教师对着光路喷一口烟,或用蚊香在光路下侧缓缓移动,由于烟雾的散射作用,学生能看到一条笔直的色彩鲜艳的红线,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五、 升华启发式教学

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感觉器官,逐步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发展。学生在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结合到自己原有的对世界认识的图景结构中去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感性认识得到丰富和扩展。若新的信息和原有图景结构发生矛盾冲突时就会引起学生对世界认识的改造,重新形成图景结构,学生的知识就得到提高,并在这种分析、归纳、重组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提供信息、激化矛盾、引导指点,成为学生过程中的导演和协助者,而演示实验的设计,更应突出学习中扩大感性认识,激化矛盾,使之上升到理性认识。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设置以下演示实验。

实验1:木块静置在讲台上。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木块运动起来?结论:要用力拉(原有图景结构)。演示:用力拉后木块运动。

实验2:停止用力拉后木块静止。提问:木块为什么会停下来呢?结论:因为没有力的作用(重现亚里斯多德结论)。提问:是否力一定是物体一定的原因呢?(激化矛盾)

实验3:让一只小车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运动,碰到阻碍运动的手后停下来。提问:小车受到力的作用,非但没有运动,反而停了下来,说明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运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图景上升到新的阶段)。

设计演示实验时应注重启发,否则,较多的演示实验只能给学生看热闹,对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形成毫无用处。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