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作业周期 : 2019-05-01 2019-06-20

所属计划:高中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请结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谈谈你是怎样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

要求:①密切结合中学教学实际,切勿空洞说理。②可以是一个教学设计,也可以的一个教学流程,但要具体真实,有可操作性。③杜绝抄袭。


发布者:郭娟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提交者:学员张倩    所属单位: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5-25 21:20:06    浏览数( 1 ) 【举报】

师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等。

3、 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借鉴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并学会本文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3、 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背诵全文。

 2.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设想】: 

1、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疏通文意,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背诵课文

 课前布置预习: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让学生提前疏通文意并分类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有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在课本上。)

 

一、导入新课: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也称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付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由于韩愈对古文的倡导,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关于文体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文本内容研习探究 

学生展示自己归纳的文言知识点,列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注意要“直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0分钟后老师观察学生交流的结果,看是否还有疑难字词未得到解答,进一步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检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翻译情况)

梳理文章的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二)、 古今异义: 

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古:“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用 来……(人、办法、工具、依据等);……的原因(或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小学:古:①小的方面要学习;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三)、实词(一词多义)、虚词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⑴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①、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作动词,有三种情况。(名词作动词) 

① 作“学习、效法”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②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③ 做“以„„为师”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①、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②、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⑵、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①、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②、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③、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④、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⑶、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①、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③、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⑴、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①、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②、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③、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④、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⑵、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①、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②、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师”作动词的三种情况,前面已讲。)

 2、意动用法

 ①、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②、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③、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名词   以„„为师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相师为耻 

3、形容词作名词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放在动词“解”后面作宾语,意为疑惑的问题。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和“愚”处于主语的位置上,意为圣人、愚人。

 ③、小学而大遗            小的问题,大的问题 

(五)、特殊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两句均为判断句

 2、不拘于时        “于”表被动,被动句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由“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4、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句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乎”表反问,意为“难道„„吗?”

五、小结本课时: 

本节课的重点是疏通并归纳了文章重点的文言知识点,其中“师”和“之”的用法是重中之重,请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记忆、积累。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做课后练习二、三;

 3、文章是一篇古代的议论文,那么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又是如何展开论述的呢?

 

                                        《师说》教学反思

   《师说》是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三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面对这样一篇文章,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怎样把老的文言文教学传统传承,即对字词方面的掌握和要求,又怎样把新课标要求的方式加以体现,成为了我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教学试验后,我的第一课时教法仍然比较传统: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4.让学生阅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5.教师范读课文;6.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7.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

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回答问题,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基本字词和文章结构的掌握比较好。另外在拓展延伸的讨论方面,同学们也能很积极的谈通过学习《师说》这篇文章后受到的启示。这样的安排摆脱文言文教学沉闷的气氛和教师从头至尾灌输的弊端,也可算是一种新的突破和尝试。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