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第二次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9-04-20 2019-05-30

所属计划: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请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们已进行继续教育半月啦,请各位朋友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上传一份教学设计,具体内容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主,要求此设计能够体现新课改的思想,并指出自己教学设计的优缺点以及教学反思。谢谢!

发布者:张会奇

第二次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冯凤云    所属单位:扶沟县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5-16 16:45:53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   教学目标

u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三个历史演变,理解其演变的原因。

2、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其分布区域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析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掌握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利用乡土资料和教材案例,引导学生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分布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人地关系思想发展历程演变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性;通过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学习,认识环境问题产生与我们每个人日常行为规范、思想道德修养有直接关系,我们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做到保护环境。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分布特点。

难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原因;环境问题成因。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u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展示图腾——龙及与龙图腾相关的历史见证图片。观看图片,图片中显示的是什么动物?自远古以来,龙在华夏民族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华夏民族敬畏崇拜的图腾。唐宋以后,龙逐渐成为封建皇权的象征,皇帝使用刻印有龙图像的物品,例如龙袍、龙椅、龙床等等。在现今,我们也很骄傲的称自己是“龙的传人”。然而,在自然界中,龙并不存在,只是人们假想的动物。请同学们说说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点明课题】有研究表明:“龙”实际是蛇的变形,是古代华夏民族对蛇的恐惧和崇拜的表现。说明当时人类对自然环境是敬畏、崇拜的态度。这就是本课学习的内容——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掌握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能正确区分城市与乡村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环境问题的差异。

【教师讲解】人地关系即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具体如何表现?(引导:可采用身边的某一工业产物说明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例食品原料来自自然环境,经使用后形成垃圾,最终去向时垃圾桶垃圾掩埋厂回到环境中)

人地关系模式图:

人类生存于自然环境之中,因此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一方面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到环境中。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

【过渡】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是不同的。当然,也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阅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0-91页,讨论探究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行为和环境响应的结果,并完成下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三个社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思想发展演变作答。

    采集渔猎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此时人地关系如何?人类对自然持有怎样的态度?华夏族对“龙”的崇拜就起源与这一时期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回扣课堂导入)

    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人类大规模的开垦和利用资源,此时的人地关系如何?人类对待自然持有怎样的态度?此时出现怎样的环境问题?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案例1材料:玛雅文明的消失,思考: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

【提示】主要原因:原始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极大的提高,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此时人地关系如何?人类对自然持有怎样的态度?此阶段出现怎样的环境问题? 

【小结】从采集渔猎时期到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在不断的发展。人们从自然界中获取人们物质能量的能力也提高。人类对待自然也由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到征服自然,人地关系也由最开始的平衡到对抗到全面不协调;环境问题更是由微弱到局部甚至是向全球发展。

【教师讲解】有的环境问题已经称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例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危及到人类的生存。而局域性的环境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往往会发展称为社会公害,危害人体健康和制约经济发展。

    教师展示20世纪的公害事件图文:马斯河谷事件和日本水俣事件

【过渡】环境问题已经发展到了我们不容忽视的地步,我们必须直面环境问题

二、直视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自由发言】同学们可以告诉大家环境问题还有哪些吗?

【学生作答】水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污染等等

      (教师对学生的作答进行评价)

【小结】环境问题分类(先分后总)

环境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

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短缺……

【过渡】不同地区环境问题表现不同,而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也不同

(二)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和原因

【活动探究】环境问题区域差异和原因

阅读课本93-95页,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描述什么环境问题?该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从人地关系模式图中获取物质能量和排放废弃物角度来分析,该类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描述什么环境问题?该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从人地关系模式图中获取物质能量和排放废弃物角度来分析,该类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材料;学生分析材料,展示探究结果;)

【教师引导活动一】展示世界环境污染分布图,根据学生作答在图中指出英国伦敦光化学烟雾污染和美国五大湖酸雨。这两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属于哪一类型的国家?光化学烟雾和酸雨属于哪一类的环境问题?其实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过度消耗资源造成的环境污染。从人地关系模式图中的获取和排放的角度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过渡】这两则材料是上个世纪的环境事件,发达国家通过治理,环境得以改善,环境问题得到缓解,反而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教室引导活动二】展示世界生态破坏分布图,指导学生看图。根据学生作答在图中指出非洲荒漠化和中国水土流失。荒漠化不仅在欧洲分布,亚洲、大洋洲、美洲都有分布,水土流失在拉丁美洲也很显著包括森林破坏。荒漠化、水土流失和森林破坏是属于哪一类的环境问题?因此说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导学生从人地关系模式图中获取和排放角度分析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 

【教师引导活动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引导学生从人口、发展、产业转移等角度分析。(以中国为例,我们国家人口较多,要满足人们的生存又想要生活质量好,为此肩负着发展与人口的压力,而且对环境的治理能力有限。此外发达国家会将一些废弃物或者是高污染的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发达国家目前以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强有力的经济能力治理环境。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差异。)

【教师活动】刚刚通过探究知道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为环境污染,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为生态破坏,换个角度,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环境问题主要以什么为主?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问题以什么为主?那么城市和乡村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什么?

【学生活动】观看城市环境污染和农村环境污染图片,说说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作答进行评价)

【小结】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城市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集造成污染物聚集。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主要是由于对资源的利用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污染会随着水体运动或是大气运动向乡村地区扩散。

【过渡】环境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海南岛目前正建设国际旅游岛,努力做到山好水好空气好,但在个别地区依然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

(三)身边的环境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走进石碌铁矿

思考:为何矿老大(石禄铁矿)昔日风采不再。

【教师活动】对学生作答进行评价,追问:这反映了哪一类环境问题? 

2、走进万宁钛矿

万宁钛矿储量丰富,主要贮存于河沙中。展示万宁钛矿开采后的地表景观图。

问题:说说这几幅图反应了哪类环境问题?

【小结】生态破坏

    3、走进万宁槟榔之乡

【教师讲解】图中烟雾缭绕,似是人间仙境。实际恰好相反,这是槟榔加工厂“榔烟”四起的图片。

问题:这一组图片反应了什么环境问题?

【小结】环境污染

【教师活动】纵观这几个地区所产生的环境问题,都与人类的经济活动相关。是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而导致的。所以说,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例如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

【小结】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以环境作为代价是一种不可取的发展模式,要做到兼顾环境与经济,就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下一节课的内容。

   课堂小结

【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了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及其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结果,为此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