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第一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9-04-22 2019-07-1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 :
请参训教师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展示“高中新课标和高中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以文稿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具体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文本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提交校本研修成果时,请附上1-2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图片。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第一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作业

提交者:学员师锐    所属单位:淮阳县实验高中    提交时间: 2019-07-08 17:21:04    浏览数( 0 ) 【举报】

课题:3.1重力

一、三维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的概念,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4.知道重心的含义。

5.了解四种相互作用。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人类对力的认识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有关。

3.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通过找不规则薄板重心的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重心的概念渗透“等效

代换”的物理方法。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

团结协作精神。

2.通过多个实验探究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用实验寻找、验证物理规律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力的概念、图示及力的作用效果。

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难点

1.力的概念。

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

  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启发、讲授、总结

学法:自学、小组合作与探讨、分析与总结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录像)并提出在足球场上,守门员大脚开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守门员接住球时,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方向改变了。是什么

原因使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用力折木条,木条弯曲了,是什么原因造成木条形

状的改变呢?

学生议论纷纷:……

教师提出: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探究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2.自学与合作探究

a 、自学内容:课本51-53

b 、自学任务:

1、力的定义、单位、矢量性、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2、重力的定义、大小、方向? .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4、四种相互作用力?

 

3.师生解疑

进行新课

(一)力和力的图示

教师活动:演示1.用手压锯条、拉皮筋等 ,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发生了形状的改变。

学生回答:是力使锯条、橡皮筋发生了形变。

教师活动:演示2.扔掉手中的粉笔,拖动桌面上的书等,提问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它们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学生回答:粉笔、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是受力的原因。

教师点评并总结:很好,锯条、皮筋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粉笔、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这些都是由于这些物体受到了其他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的结果。在物理学中,人们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作力。

1. 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吗?让学生体验用手压桌面上气球,观察体验压气球与放手的过程;并且讨论分别以手和气球为研究对象,说出什么是受力物体、什么是施力物体。

学生活动:体验、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实验分析我们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就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两者是同时存在的,不分先后。在研究某物体时,我们把它叫做受力物体,对它作用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不是有生命的物体才能作为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是绝对的,在研究不同问题时,同一物体有时是受力物体,有时是施力物体。这就是力的物质性。

2. 力的矢量性

教师活动:让学生用力拍打桌子,体会手痛的感觉,并提出问题:我们用手拍打桌子时,是手给桌子一个力,可为什么我们的手也会感到疼痛呢?

学生活动:体验、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可见,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甲对乙有作用力,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就是力的相互性。

教师活动:安排学生用大小相等的力沿不同的方向拖动桌面上的书,并观察书的运动情况,并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活动:体验、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指出:由我们的实验可知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其大小有关,也与方向有关。这就是力的矢量性。

教师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和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教师活动:演示:让一位同学用力关门,在不同的地方施加不同方向和大小的力,让学生观察产生的效果的异同,体会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学生回答: 力的效果由三方面决定:力的三要素:大小、作用点、方向。

过渡性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把力的三要素完整的表示出来呢?

3.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例题:一物体重150N,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画出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教师活动:安排一学生到黑板上画图,并巡回指导学生画图。

教师点评:在描述一个力的时候有时只需要画出力的示意图,即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这个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4. 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

教师活动:将竖直上抛一粉笔头,让学生分析粉笔为什么会掉下来。

学生回答:粉笔头受到一个向下的力。

教师引导:抛向空中的物体会落回地面,地球在自转而海水不会洒向太空,都是地球与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就是重力。

(二) 重力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52,了解有关重力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下述内容,并提出问题。

1. 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2)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到其他力等情况无关。

2. 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公式G=mg计算,其中g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减小,当纬度增加时,g值增大。

3. 测量:可用弹簧秤测量。

4. 方向:竖直向下。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如何测重力的大小?测量原理是什么?指导学生用弹簧秤测物体重力。

学生活动:讨论重力的测量原理、体验用弹簧秤进行重力测量。

教师点评:重力可以用弹簧秤测量,它的测量原理是二力平衡。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弹簧秤要保持竖直、静止状态时读数。

5. 重力的作用点

1)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即重心)。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重心位置的确定

教师提问: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是怎样确定的呢?

学生回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也称匀质物体),且形状规则,重心就是其几何中心。

教师点评:很好,如:均匀细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的重心在轴线的中心。

教师活动:让学生讨论,并用桌上的直尺、细线、木板找出木板的重心。

学生活动:用桌上的直尺、细线、木板找出木板的重心,并思考这样做的理由。

教师活动:指出非匀质物体和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仅与形状有关还与物体内的质量分布有关。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悬挂法找出物体的重心。演示悬挂法找不规则形状物体的重心。并指明悬挂法找重心的原理:拉力与重力是对平衡力,绳的反向延长线必过重心。

教师过渡导入:自然界中存在着四种相互作用力,重力属于其中的一种力,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自学四种相互作用力。

学生活动:阅读自学四种相互作用力。

教师活动:投影展示四种相互作用力。

(三)四种相互作用力

1. 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小。

2. 电磁相互作用:存在于电荷之间和磁体之间,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3. 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作用范围小,但弱相互作用的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

 

4.课堂小结:                                                                                 

                                                                                  

5.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B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C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D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

2.下述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不论作用点在什么位置,产生的效果均相同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D力的作用效果一定会使物体运动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抛向空中的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重力和抛力的作用

B卡车拉着拖车前进,卡车施加给拖车的力是动力,而拖车施加给卡车的力是阻力

C冰球被击后在冰面上滑行,滑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冰面对它的阻力作用而慢慢停下来

D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5在弹簧秤钩下竖直悬挂一个静止的小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小球所受弹簧秤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弹簧秤对小球的拉力在数值上等于小球的重力

D小球对弹簧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6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它所受到的重力就是悬绳上拉它的力

B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C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

D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mg,所以只要m一定,它的重力大小就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

1.AC     2.ABCD   3.BCD     4.BC 5.CD     6.C

6.作业布置:教材P53问题与练习 12题。

六、课后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收获:1、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愤怒的小鸟游戏视频让学生兴趣增加的同时,也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平抛运动的概念。2、运动知识的综合体现让学生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思路也更加广阔。 3、平抛运动的规律性很强,比较能引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附件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