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结合网络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板书”作品 作业周期 : 2019-05-14 2019-06-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导言: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老师,他站上讲台,潇洒转身,粉笔划过黑板,一副作品便悄然呈现。

这作品,便是“板书”!

信息时代,我们看过太多的ppt,却永远无法替代老师们的“板书”。

“板书”中蕴含着每位老师的故事、涵养、知识和专业水平,透露出每位老师不同的审美、性格和对学生的殷切嘱托。

它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却又转瞬即逝、只留下一抹白痕。

“板书”作为老师们的“作品”应当让更多的人看到,应当从幕后走向台前。

网络平台属于各位老师,让我们结合网络学习的心得,改进完善我们的“板书”,展示出自己的“板书”,分享我们关于“板书”的故事和心得,让我们将用粉笔挥洒出的时光定格下来,流传下去!


作业内容: 任选一项或几项提交
结合网络学习和校本实践活动,提交一份您最得意的“板书”作品,上传至平台。  

1. 您最喜欢的自己的课堂板书照片,作为附件上传(不少于2张)

2. 按照板书原貌,手写拍照,作为附件上传(不少于2张)

3. 您关于“板书”的故事或感悟心得(不少于500字)

作业要求: 
1.结合培训课程中所学的有效教学相关内容进行打磨; 
2.结合本校本班具体情况教师实际教学工作进行打磨。

3.如果能简单介绍一下您这份“板书”的使用背景(学生、教学环境、学校情况等),将更好地展示您的特色。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结合网络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板书”作品

提交者:学员付纪刚    所属单位:商水县第一高中    提交时间: 2019-05-15 08:08:23    浏览数( 0 ) 【举报】

第二框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懂得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理解规律的含义(特征);能初步辨析“规律与规律现象”、“规律与规则”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判断所列举现象是否属于规律的辨析过程,引导学生领会规律的定义内涵;通过课堂交流讨论,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领会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规律观,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运动观。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哲学观点有哪些?(什么是运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怎样?)

 

2、(出示材料)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对1682年出现的彗星进行了研究和计算,指出这颗彗星是以76年左右的时间为一周期,沿着一个很扁长的椭圆轨道绕日而行。正如哈雷所言,76年后,彗星又光临了地球。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3、日常生活中你所观察到事物的运动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还是有规律的? 请举例说明。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发展的。通过哈雷彗星的事例我们又知道了物质的运动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就可以科学预测未来,把握前进方向。

二、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板书)

人类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对大量现象的观察、研究,逐渐认识到:

(一)世界万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板书)

特别是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门科学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提问:在中学各学科教材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规律?

生:略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总结)

【归纳】同学们刚才列举的在中学教材中学到的各种规律,如:生物遗传变异规律、万有引力规律、元素周期率、电磁感应定律、价值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等,都是各门科学所揭示的事物运动的规律。

综上所述,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那么,什么是规律呢?

(二)规律的含义(板书)

(采用问题讨论法解决这个教学难点)

第一步,课件出示材料,提出问题:以下现象或事实是不是规律?为什么?

①、喜鹊报喜,乌鸦报丧

②、六六大顺,逢八就发

③、守株待兔

④、甲骑车撞了人,被罚款。

⑤、昼夜循环,四季交替。

⑥、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

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⑧、在英国汽车靠左行驶,在中国汽车靠右行驶

⑨、围棋盘十九路,路上有交叉点。黑棋白棋轮流下,只要找到交叉点

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第二步,全班同学讨论,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相邻4人小组互相讨论)

第三步,请各小组代表汇报本组选择的结果及其理由。

【小组讨论】 

【学生发言交流】

有学生认为①②不是规律,原因是喜鹊与喜,乌鸦与丧,六和顺,八和发这些都是一种人为的臆造联系,没有事实根据,不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主观性。(其他学生纷纷点头,对这个同学的发言表示赞同)。

有学生认为③④也不是规律,原因是一样的,因为这两件事的发生都具有偶然性,如《守株待兔》中的兔子有生必有死这是不可避免的、一定要出现的趋势,但兔子撞在宋人那棵树上死则是偶然的,把偶然出现的现象当作规律是不正确的。(其他同学对此也表示赞同)。

有学生认为⑤⑥⑦是规律,因为它们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而且是必定如此会反复出现的。这时,一个学生反驳说:⑤⑥⑦不是规律。此言一出,教室里立刻分成两个阵营:有大部分学生支持⑤⑥⑦是规律这一观点,只有四、五个同学支持⑤⑥⑦不是规律这一观点。在⑤⑥⑦上学生出现了分歧。(作为教师不要立刻肯定哪种观点是正确的,而是请认为⑤⑥⑦不是规律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理由。)一个同学说:“水往低处流是每个人都能看见的,是一种外在的现象。水为什么往低处流才是内在的原因,而这个内在原因才应该是规律。就象我们高一学的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跌,这是我们能看到的一种现象,而决定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规律应该是存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不应该是事物表面现象的联系。”另一个同学补充说:“四季更替是由万有引力决定的,万有引力才是规律,四季更替则是合乎规律的现象。”两个同学发言后,很多学生陷入沉思。(显然他们认为上面两个同学说的有一定道理)

同学一致认为⑧⑨中的“红灯停,绿灯行”“围棋盘”“汽车行驶方向”不是规律,是交通规则或体育规则,是由人制订并实行的。

第四步,在同学充分发言,而且有些同学对于⑤⑥⑦还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教师要归纳讲解,特别是重点讲解⑤⑥⑦

【教师归纳】 ①②两个事例不是规律。作为事物发展规律的联系,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志赋予事物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固有的,只有这样的联系,才能构成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否承认这一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规律认识上的根本分歧。选项中“六六大顺,逢八就发”;“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就是主观臆造的联系,是人为的联系,虽然有不少人信以为真,但它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因而不是规律。

(1)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客观性)

【名人名言解析】 你能说说荀子名言的涵义吗?“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

荀况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不会因尧是圣君而存在,也不因夏桀是暴君而灭亡。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而取消冬天,也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而缩小面积。”反映的正是规律的客观性。规律不是外部强加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所以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种客观性表现在:规律不能被创造、改变、消灭和废除——人与规律的关系。一旦人类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多媒体动画演示】  寓言故事《拔苗助长》

【结论】:大千世界中万物的运动变化虽然复杂多样,但都有其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这种秩序的存在表明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违反规律要受到惩罚。

【教师】 ⑤⑥⑦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而且反复出现的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而不是规律本身。例如:四季交替、昼夜循环的背后隐藏着地球运动这个本质。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表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一方面绕轴自转,另一方面又绕太阳公转。四季交替,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自转轴倾斜引起的,而昼夜循环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由此可见,我们只有揭示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本质联系,才能把握它的内在规律性。牛顿力学表明:在物体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中,质量大的物体总是吸引质量小的物体,所以,水往低处流是地球引力对水的作用的结果。只有在这些现象联系之中存在的本质联系才是规律,即万有引力规律。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规律现象,例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作为规律的联系,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的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在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

(2)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

【课堂练习】 完成课本P46【操作平台】

请同学们发挥能动性,透过现象找出这些现象内部的规律。

问:那么,我们如何区分规律与规律现象呢? 

(课件逐栏目展示讲述) 规律和规律现象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 规   律 现   象

相对平稳 多变易逝

隐藏于现象内部, 深刻性 浮现在事物外部,多样性

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感官可以直接感知

联系  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

总之,规律与现象密切联系,规律总要通过它的现象表现出来。

【教师】③④是一种偶然性的联系不是规律。把偶尔出现的现象当作必然规律肯定会闹笑话的,就象“守株待兔”中的宋人一样荒唐。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确定不移的、必定如此的联系,即必然联系才能成为规律。例如:力学中的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是指一切物体在排除空气的阻力等条件下,都是以该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向地面下落,这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还比如,当具备一定的土壤、水分、阳光、空气、肥料等条件时。遗传规律就决定了麦种撒到田里,必定成长为麦苗并结出麦穗,决不会结出西瓜或豆子来,这也是确定不移的,具有必然性。但麦苗长得多高、麦穗中麦粒的多少等等,是一种不确定的联系,具有偶然性,所以不是规律。即:

(3)规律是事物发展中的必然联系(必然性)

  【讨论】课本P47《阅读与思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学生讨论交流】略

【师生共同归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有其内在规律,不会是DNA分子的偶然变异,更不会象赌场上的突然发迹一样不可预测。

【教师】大凡规律不会是昙花一现的,只要条件具备,某种合乎规律的联系就必然会重复出现。潮起潮落、月缺月圆、摩擦生热、向日葵向阳、大雁南来北往,家燕秋去春还……在相同条件下,自然规律在实验室里可以几乎原版克隆。

而社会运动的必然性表现为一种稳定的发展趋势。例如战争,只要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必将发生武力冲突,但每一次的战争不可能一模一样的再现。又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走过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大体都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历程,那么,究竟是什么规律在其中起作用呢?

【学生分析】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揭示了这个规律,才做出了人类终将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结论。

(4)规律是事物发展中稳定的联系(重复性)

【哲学观察】 “姆潘巴现象”是规律吗?(课本P48)

    

    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的3名女中学生的研究实验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要向她们学习,勇于探索,勤于实践,逐步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

【师生列表归纳】

  是什么 不是什么

 规律究竟    是一种怎样的联系? 本身固有的 外部强加的

内部本质的 表面现象的

确定必然的 偶然出现的

稳定重复的 多变不定的

综上所述,本身固有的、内部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四者缺一不可,共同存在于规律同一体中,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成为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拓展思维】你知道哪些规律?这些规律的适用领域范围各是什么?

【师生归纳】惯性规律——宏观物体机械运动;遗传规律——生物界;自然选择、生存竞争、新陈代谢——生物界;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社会发展领域;万有引力规律——整个宇宙;自由落体规律——自由落体(任何没有支点和悬挂点的物体在空气中失去支持必然垂直下落)大气变化规律——以氮、氧、氩为主的地球大气;化学变化规律——原子分子;水文运动规律——水……可见,规律在同类事物的范围中是普遍存在和普遍发生作用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讨论】那么,⑧⑨中的“红灯停,绿灯行”“围棋盘”“汽车行驶方向”不是规律是规则, 

【生】是由人制订并可以修改的规则。具体体现为交通规则、游戏规则。

(三). 规律与规则的关系(板书)

问:规则是不是由人随心所欲订出来的?

规律与规则的关系(结合学生回答逐条展示课件内容)

区别 规 律 规 则

含义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人们制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性质 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不能被制定、修改、废除或改造,是客观的 可以修改、补充或废除,属于人的意识范畴,是主观的

作用

方式 客观地、自发地发生作用 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来发挥作用

联系 规律决定规则,规则反映规律。一个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学生活动】选做P46“操作平台”,或P47“阅读与思考”,或P48“想一想”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规律的含义,知道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不是外力强加的、现象的、偶然的联系。同时要注意区分规律和规律现象、规律与规则之间的关系。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