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结合网络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板书”作品 作业周期 : 2019-05-14 2019-06-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导言: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老师,他站上讲台,潇洒转身,粉笔划过黑板,一副作品便悄然呈现。

这作品,便是“板书”!

信息时代,我们看过太多的ppt,却永远无法替代老师们的“板书”。

“板书”中蕴含着每位老师的故事、涵养、知识和专业水平,透露出每位老师不同的审美、性格和对学生的殷切嘱托。

它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却又转瞬即逝、只留下一抹白痕。

“板书”作为老师们的“作品”应当让更多的人看到,应当从幕后走向台前。

网络平台属于各位老师,让我们结合网络学习的心得,改进完善我们的“板书”,展示出自己的“板书”,分享我们关于“板书”的故事和心得,让我们将用粉笔挥洒出的时光定格下来,流传下去!


作业内容: 任选一项或几项提交
结合网络学习和校本实践活动,提交一份您最得意的“板书”作品,上传至平台。  

1. 您最喜欢的自己的课堂板书照片,作为附件上传(不少于2张)

2. 按照板书原貌,手写拍照,作为附件上传(不少于2张)

3. 您关于“板书”的故事或感悟心得(不少于500字)

作业要求: 
1.结合培训课程中所学的有效教学相关内容进行打磨; 
2.结合本校本班具体情况教师实际教学工作进行打磨。

3.如果能简单介绍一下您这份“板书”的使用背景(学生、教学环境、学校情况等),将更好地展示您的特色。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结合网络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板书”作品

提交者:学员靳冰燕    所属单位:扶沟县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5-15 08:39:09    浏览数( 3 ) 【举报】

本设计符合新课程生活实际有化学相联系的思想,“STS的思想。设计从生活实际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预设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找出最佳实验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探究能力。设计应能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了乐趣,尽最大可能对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测出的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精神和态度。引入酸碱滴定概念及实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教材转入对本节重点内容即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的介绍,中和滴定是继配制一定物质量浓度溶液以后的一个定量实验,也是教材中三个定量实验之一,本节内容综合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溶液的pH、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应用、滴定仪器的使用等知识,介绍了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中和滴定,使化学研究从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解释了什么叫酸碱中和滴定,以及酸碱中和滴定的实用价值。重点讨论了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三个含义:第一,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即H+ + OH- = H2O;第二,酸碱中和滴定的计量依据和计算,具体示例了如何利用关系式C= CV碱)÷V酸进行中和滴定的有关计算及计算的格式;第三,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接着教材以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详细地讨论了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以及溶液从碱性经中性突变到微酸性的过程。说明可以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并根据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来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与旧教材不同的是,教材中简单介绍了滴定突变知识,尽管有些难于理解,但的确解决了学生的不小困惑。在酸碱滴定原理的学习中,通过让学生书写三种不同的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引导学生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根据分析列出酸碱恰好反应时酸碱物质的量之比与它们计量数之比的比例关系,深入理解中和滴定的本质和变化过程中的相关量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导出中和滴定的计算依据和计算公式,并根据溶液pH在中和反应过程中的变化,确定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最后通过例题讲解和学生的亲自动手练习,使学生掌握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在新课程改革及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选择了问题探究与多媒体结合的分析讨论的方式。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来达到发展学生能力,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轨道杂化一般发生在s轨道与p轨道之间,简称为sp型杂化。这类杂化轨道种类很多。可分为sp1;sp2;sp3;三种。如三氯化硼(BCl3)分子中Bsp2杂化轨道,即由1s轨道和2p轨道组合成3sp2杂化轨道,在氯化铍(BeCl2)中有sp杂化轨道,在过渡金属化合物中还有d轨道参与的sp3dsp3d2杂化轨道等。以上几例都是阐明了共价单键的性质,至于乙烯和乙炔分子中的双键和三键的形成,又提出了σπ键的概念。如把两个成键原子核间联线叫键轴,把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头碰头"的方式重叠成键,称为σ键。把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肩并肩"的方式重叠,称为π键。例如在乙烯(CH2= CH2)分子中有碳碳双键(C=C),碳原子的激发态中2px2py2s形成sp2杂化轨道,这3个轨道能量相等,位于同一平面并互成120夹角,另外一个pz轨道未参与杂化,位于与平面垂直的方向上。碳碳双键中的sp2杂化如下所示。这3sp2杂化轨道中有2个轨道分别与2H原子形成σ单键,还有1sp2轨道则与另一个Csp2轨道形成头对头的σ,同时位于垂直方向的pz轨道则以肩并肩的方式形成了π键。也就是说碳碳双键是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组成,即双键中两个键是不等同的。π键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小于σ键,π键不稳定,容易断裂,所以含有双键的烯烃很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如乙烯(H2C=CH2)和氯(Cl2)反应生成氯乙烷(Cl-CH2-CH2-Cl)

乙炔分子(C2H2)中有碳碳叁键(HC≡CH),激发态的C原子中2s2px轨道形成sp杂化轨道。这两个能量相等的sp杂化轨道在同一直线上,其中之一与H原子形成σ单键,另外一个sp杂化轨道形成C原子之间的σ,而未参与杂化的pypz则垂直于x轴并互相垂直,它们以肩并肩的方式与另一个Cpypz形成π键。即碳碳三键是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这两个π键不同于σ键,轨道重叠也较少并不稳定,因而容易断开,所以含三键的炔烃也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几种杂化轨道之后的分子空间形态

sp杂化:直线形 如:CO2CS2BeCl2HgCl2C2H2

sp2杂化:平面三角形(等性杂化为平面正三角形) :BCl3;正六边形 如:石墨

sp3杂化:空间四面体(等性杂化为正四面体) :CH4CCl4

sp3d杂化:三角双锥 如:PCl5

sp3d2杂化:八面体(等性杂化为正八面体)SF6

sp3d3杂化:五角双锥 如:IF7

dsp2杂化:平面四方形(等性杂化为正方形) :Pt(NH3)2Cl2(顺铂)

CH4分子的形成为例。

基态C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2s22px12py1。在与H原子结合时,2s上的一个电子被激发到2pz轨道上,C原子以激发态2s12px12py12pz1参与化学结合。当然,电子从2s激发到2p上需要能量,但由于可多生成二个共价键,放出更多的能量而得到补偿。

在成键之前,激发态C原子的四个单电子分占的轨道2s2px2py2pz会互相"混杂",线性组合成四个新的完全等价的杂化轨道。此杂化轨道由一个s轨道和三个p轨道杂化而成,故称为sp3杂化轨道。经杂化后的轨道一头大,一头小,其方向指向正四面体的四个顶角,能量不同于原来的原子轨道。

形成的四个sp3杂化轨道与四个H原子的1s原子轨道重叠,形成(sp3-s)σ键,生成CH4分子。

由于杂化轨道的电子云分布更为集中,杂化轨道的成键能力比未杂化的各原子轨道的成键能力强,故形成CH4分子后体系能量降低,分子的稳定性增强。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