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者:谢永旭    发布时间:2019-06-11    浏览数( -) 【举报】

一、考点分析: 
   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 。命题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七个方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 词语重复、谦敬错位、语法功能。至于高考考查的成语的生疏度是有所控制的:既非十分生僻,又非过于浅显。选项设置的语境,大多是经过强调的语境。高考试卷,除了以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为主要题型外,汉字的字形、字音的考查也常常以成语为载体。 
二、考点落实要求: 
     成语的复习,一是要注意积累的“量”,二是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的“质”。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高度重视积累。首先对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各册教材附录“现代汉语词表”中的成语及课文注解中的成语,要做到读得准确,写得无误,用得自如。其次,把平时学习和复习中用错的成语进行梳理归纳,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再次,要注意积累报刊及其它课外读物中一些正确使用成语的例句或成语使用不规范的病句。 
   2、确切掌握意义。 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并不一致,往往是通过引申或用本义作比喻而产生的整体意义。如如坐春风、江河日下等。其次要注意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了解成语的出处有助于对成语的理解。成语主要来自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名句和口头俗语。比如:汗牛充栋、望洋兴叹、目无全牛、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东施效颦、请君入瓮等成语,如果不追其本源,简单的照现代意义去理解,就会弄错成语的含义,以致误用成语。 


   3、仔细辨析差异。不同的成语,感情色彩和适用范围等常常不同,不理解这一点,就会导致成语运用不当.像始作俑者、趋之若骛、乐不思蜀、无所作为、大放厥词、罄竹难书、弹冠相庆等,运用时就必须辨明它们的感情色彩。像良莠不齐、巧夺天工、凤毛麟角、萍水相逢等,使用时就必须弄清它们的范围。 
      辨析成语时,尤其要注意辨析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例如:“风流云散”与“烟消云散”是对象的不同;“妄自菲薄”与“自暴自弃”是程度上的差别;“侃侃而谈”与“夸夸其谈”是褒贬的不同;“洞若观火”与“了如指掌”是侧重点的不同. 
      4、巧扣语境选用。使用成语,就表明成语是处在一种“动态”之中的。巧扣语境,就是要对上下文的内容有清楚的理解,只有理解上下文的内容,才会知道所用成语的语境意义是什么。可以说准确地把握了上下文,死死扣住语境,巧妙地联系语境,也就找到了解答成语运用题的钥匙。如我们考过的”釜底抽薪”. 
三、了解成语使用错误类型 
在文章中,成语误用现象较多,了解成语误用的类型,对正确使用成语、增强辨析能力是有益的。以下是常见的7种成语误用类型: 
1、 张冠李戴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病因: 对象搞错) 
①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此用于“人”,适用对象误) 
②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适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此对象错用于自然物) 
③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洗革面”是指“彻底改悔”,往往用于犯有过失或罪行的人) 
④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⑤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此指“影子闪得快,对象错) 
 类似的成语: 
美轮美奂  车水马龙:鳞次栉比:浩如烟海:(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 
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又团圆。 
豆蔻年华:少女的十三四岁.              阳春白雪:高雅的文学艺术. 
下里巴人:通俗的文艺作品.              
其他:耳鬓厮磨、比翼双飞、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破镜重圆、雨后春笋、 
2、望文生义  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是“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用了) 
③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 
(“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 
 ④他写的作文错字连篇,语意不通,真是不刊之论.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⑤小明写的文章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标点,真是文不加点. 
文不加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 
类似的成语: 
炙手可热:意思是手一接近便感到热,用来比喻权势气焰之盛的,多含贬义。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细大不捐:大的小的都不抛弃.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兼收并蓄.捐:舍弃. 
倚马可待: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一饭千金:比喻受人之恩予以厚报.           危言危行:正直的言行.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纯熟高超.       一文不名:连一文钱都没有,形容贫穷到极点.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不合语境 不分轻重   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辞,轻重失调或断章取义。 
①刚一起跑,我班的胡艳艳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 
②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材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 
①他听到小鸟在欢叫,心悦诚服,不愿意离开这里了。 
心悦诚服是指诚心诚意的佩服或服从 
②我叔叔退休后,仍然呆在厂里干一些力气活,大家都说他年富力强。 
 年富力强是指年纪轻,精力旺盛.此处用在了老人身上. 
 4、褒贬色彩不当   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①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了) 
②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趋之若鹜”是指“许多人追逐坏东西”,此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 
③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 
(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④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口头语“半斤八两”常含贬义,且语体色彩也不妥) 
褒义成语:震撼人心、目无全牛 、高山景行  危言危行、蔚然成风、侃侃而谈 
可褒可贬:标新立异、登峰造极、按部就班、如虎添翼、想入非非、 拭目以待 
贬义词:满城风雨  形形色色  无所不为 趋之若鹜 半斤八两  
        大言不惭:高谈阔论:始作俑者: 
5、不辨谦敬  
①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②弟弟爱学习,不耻下问,有疑难问题就向老师请教. 
不耻下问:向平辈或晚辈,平级或下级请教问题。 
类似的成语: 
蓬荜生辉: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狗尾续貂/ /当之无愧/受之有愧/信笔涂鸦/鼎力相助 
绠短汲深: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在很深的井里打水,比喻能力薄弱,任务重大。 
如坐春风:如同坐沐浴在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好教育的愉悦。 
忝列门墙:谦词,表示自己位列其中会让余者蒙羞。 
谦词:雕虫小技、东涂西抹、贻笑大方、千虑一得、敝帚自珍 
敬词:鼎力相助、如坐春风、不耻下问、虚怀若谷、耳提面命 
6  重复赘余  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 
①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 
②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 
③ 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孑然一身”就是“独自”) 
类似的成语: 
忍俊不禁地大笑/一起同归于尽/被人贻笑大方/百姓生灵涂炭/众多莘莘学子 
全身遍体鳞伤/难言之隐的苦衷/一场南柯一梦/显得相形见绌/好象如芒在背 
接踵而至地闯进来/津津乐道地说/海内外闻名遐迩/责无旁贷的责任 
7、语法毛病 
A 自相矛盾、不合逻辑  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一置,前后矛盾。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逻辑推理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 
①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从上文的语势看,末一分句要表达是“你这样做是强迫我”的意思,但“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当改为“强人所难”) 
②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前后语意矛盾) 
③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  
④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有“众多”意,与定语“一位”矛盾。) 
⑤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⑥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 
类似的成语: 
其他:  问题未发现前就防微杜渐/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成绩下滑 
B 词性错误成语其实是一种结构固定的短语,有的是名词短语,有的是动词短语,有的是形容词短语,因而各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 
①  包围圈越来越小了, 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为了瓮中捉鳖。 
(瓮中捉鳖,是个动词短语,误成了“成了”宾语,应改为“瓮中之鳖”) 
②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艺术界几十位名家风采各异的签名。 
(“龙飞凤舞”是形容词短语,不能带宾语) 
③ 小张为人孤僻,从来漠不关心社区里的事情. 
类似的成语: 
漠不关心百姓痛苦/ 司空见惯了腐败现象 / 出奇制胜敌人 /当仁不让的责任 
三 课堂回顾: 
   成语出错7种类型 
四 牛刀小试 
辨析近义混淆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仅一字之差,语义迥乎不同。“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众望”意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可见句中的成语“不孚众望”运用是恰当的。) 

  
 课上练习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C.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然秋霜! 
D.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1.选C    A项“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与文意不符。B项D.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D项“下里巴人”①古代民间通俗歌曲。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地在今川东﹑鄂西一带。②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B.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 
C.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 
D.大多院士是孔子曾提倡的“道不行派”,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潜,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2、选D     A项“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B项“鱼龙混杂”比喻优劣善恶等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一起。C项“因人成事”是指依靠别人的力量来成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最近到沿海地区,虽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B.心理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战国时代《内经》一书中,就有了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者重要作用的系统总结。 
C.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 
D.第一次见到王师傅便喜欢上了她,那轻柔的嗓音,那甜美的微笑,一看便知是个一团和气的人。 
3.选B    A项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比喻印象不深刻)C项简单的饮食。形容生活简约。D项“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B.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 
C.王军和李刚是男篮的主力队员,他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小无猜,在场上配合得非常好。 
D.他们俩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 
4.选A    B项“相敬如宾”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C项“两小无猜”谓男孩女孩天真无邪,一起玩耍,没有嫌猜。D项“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或盟约。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只要我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就一定创造出前无古人的奇迹。 
B.当代诗坛颇不景气,想起唐宋诗词的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觉。 
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D.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错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无关大局。 
5.选A     B项“今非昔比”指今天与过去不能相比。形容变化巨大。而这里应该用“今不如昔”。C项“果不其然”指果然,强调不出所料,然而句子前后表意相反,使用不当。D项句意思本是对小错误不重视,认为是小事,现在说成对错误不以为然,意思恰恰相反了。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你们对此人不了解,但我们对他的底细一目了然。 
B.下乡前两天,党委又组织我们学习党的有关文件,使大家明确党的农业政策,做到胸有成竹。 
C.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D.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反走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6.选D。A项“一目了然”是“一眼就可看清楚”,应改为“了如指掌”。B项“胸有成竹”是“做事之前已经有了通盘的考虑”,从句意看,应该改为“心中有数”。C项“翻云覆雨”是“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与句意不合。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