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探索

(陈永平 已在 2019-06-24 15:54 推荐!)

  发布者:华招财    发布时间:2019-06-14    浏览数( -) 【推荐】 【举报】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探索


 

科学探究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所有科学探究的过程都是围绕所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有了明确、具体的探究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可以说,问题是各个探究环节的核心。另外,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是极具创造性的过程,要想从平常的、已经习惯的事件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这是很不容易的事,它比在现成的问题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需要创造性思维,科学探究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发现并提出问题对实现这一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上述认识也不可能只通过教师对学生全面讲授就能完全建立的,必须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并对所提出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实践,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逐渐学会并掌握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技巧。在近两年的课改实践中,笔者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创设各种物理情境,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关键

(一)创设物理情境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兴趣必然引起追求,而追求和研究就会导致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我在设计物理课堂教学时,努力创设物理情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物理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逐渐学会并掌握如何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这样做能使物理学习更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也更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同时,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陌生而好奇,并由此而产生一种畏难情绪。在新课的引入和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大胆突破课本的限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熟悉的事件或故事,创设各种物理情境,建立问题期待,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科学探究氛围,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对科学探究的神秘畏惧心理,减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会以愉悦的心情去思考或观察教师所设置的物理情境,从中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敢于把这些问题提出来。

(二)创设物理情境的尝试

1.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为前提,诱导提出问题。

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为前提,围绕某一个物理知识点,设置物理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与此物理知识点有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学生的回答不一,从而引起认知冲突,学生的求知欲大增。然后再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经过猜想、制定计划、探究实验并分析所得数据得出成像规律,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整堂课也显得生动而活泼。

2.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为本”提出问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在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设置一个个、一组组彼此相关、循序渐进的探索性问题,通过连续提问,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种方式下,教师以问题为引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这样通过播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声音,创设声音情境,再运用多媒体创造各种情境,从有声到无声,由学生补上能听到的声音,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克服对科学探究的神秘畏惧心理,减轻学生在科学探究课堂上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信心,让学生通过“看、听、说”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教师一起进入到声音的世界,探究有关声音的问题;另一方面,从生活、自然现象的实例中引出物理问题,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对物理有亲近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深入。

师:同学们的桌子上有音叉、水、烧杯等器材,周围也有许多可利用的物体,现在大家可以利用它们来做发声实验,在实验中要积极地用眼睛去观察、用身体去触摸、用大脑去思考,看看在这样的实验中你们能发现些什么?我们的研究活动以小组进行,大家可以积极讨论并把你们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全班交流。(通过教师提出的“你发现了些什么”来提醒学生注意发现问题。)

3.通过教师讲故事设置情境,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节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我通过讲故事设置情景:大音乐家贝多芬晚年耳聋后,他将音乐指挥棒的一端用牙咬住,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并谱写了许多不朽的传世佳作。学生自然会问:“贝多芬是如何能‘听’到自己的演奏声的?”

总之,教师要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使学生欲答不能而迫切要求得到解答的问题,在学生的心理产生“悬念”,以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能书面和口头表述所发现的问题,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重点

(一)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述问题能力的现状分析

学生把自己的发现,通过思考,演变为一个个具体、明确的物理问题,这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设置的各种物理情境,学生能够发现与物理有关的现象或问题,但当要他们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时,往往是词不达意或离题甚远,他们有的回答甚至是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练的少,“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长此以往,形成了“小学生喜欢问问题,中学生问题不多,大学生没有问题”的现状,这就造成学生在用语言、文字表述某一现象或问题时,缺乏经验和自信。需知,成功的教学不是“把有问题讲得没有问题”,而是“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去思考”。

二是由于学生对科学探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比较陌生,更有甚者,有的教师视科学探究为可有可无的东西,造成学生一时还不习惯把所发现的物理现象,通过自己的分析与思考,转变成具体的、能清晰、准确地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表述的物理问题,也就是说,缺乏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述问题能力的尝试

要提高学生书面或口头表述所发现问题的能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观察到的现象采用“问题化”的方式进行陈述,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节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讨论,要求把所发现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具体如下。

通过教师设置的各种物理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作口头陈述,在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多给学生“阐述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文字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课程改革后,强调学科间渗透,物理作业布置写论文、写调查报告,已是不足为奇的事。例如,青岛市2002年中考试卷题样有一个写作体会题,题目为“请你以《有用的物理知识》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还有现象评价题、阅读感受题,都是要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述的。我省课改实验区最近两年的物理中考也出现了类似的题目,可见,以往单纯强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已远远不够,教师应加强学生“说”“写”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相信随着学生物理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丰富,科学探究活动的不断深入,他们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物理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三、“提出问题”后教师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在课堂中要多用“鼓励性”评价语言

以前在课堂上提出和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比较直接的,即肯定与否定。如“问题提出得好”“回答得好”“不错”“对”等。而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教师的评价语言多样化,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能教给学生知识,又能教会他们求知、合作、竞争,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多用“不错”“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如果……这样就更好了”“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想法很特别”“你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影响呢?”等,引导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既不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又容易让他们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挫伤学生积极性的行为和语言。

(二)不要急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先做一系列相关的演示实验或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相互讨论与交流,再由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物理知识或规律。这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主动地参与“问题解决”,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自问、自答”式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也没有任何利用价值,要尽量避免。

(三)教师应给予学生以适时的引导

科学探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为了避免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盲目性,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学生方向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和寻找与物理知识有密切联系的问题,减轻学生科学探究的压力和负担,增强科学探究的信心。

(四)不要因重提出问题而轻解决问题

学生有了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提出问题过渡到分析和解决问题上来,既要重视在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中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目标的实现,提出问题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不能因重视提出问题,而轻视了问题的解决。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