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钟培发 已在 2019-07-03 15:55 推荐!)

  发布者:陈庆文    发布时间:2019-06-14    浏览数( -) 【推荐】 【举报】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
含义很宽泛的概念,从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处理、结构的安排到各种因素的配合变化都是广义的技巧问题。 (一)修辞方法:
  l、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8、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二)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共有5种: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诗歌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  

   一、描写:就是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常见的描写方式或描写角度有:
  ①正面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就是直接面对人物、
景物进行描述。
  侧面描写,就是不从正面,间接地去描写人物、景物。侧面描写又叫侧面烘托。
  《
陌上桑
  头上
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
  ②虚实结合
  实写,是写眼前的实景,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
实象、实事、实境。                  

  虚写,是写想象中的景象。
                    早梅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
望春台
 “万木冻欲折”就是虚写,是想象中的景象。 “万木冻欲折”与“孤根暖独回”恰好构成对比,反衬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2)    已逝之景之境。这类
虚景作者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3)    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如:
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虚写。通过 “行人”设想他的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情形,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白描工笔(细描)    
  白描,本是
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粗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现常用于写作,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例如: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词全用白描,不加任何渲染烘托,通过纯客观的景物 组成有主观
色彩的意境。 工笔,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在写作上常常称作细描。 就是精雕细刻的描写。描写人物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
  ④细节描写 :必须抓住细小的
动作、细小的情节,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心理。 例如:张籍《秋思》
  洛阳
城里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句,既是一个心理的细节描写,又是一个行动的细节描写。
  又如: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⑤动静结合(有声与无声):
    在动静结合的描写
过程中往往采用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衬动、以静写动(以有声写无声,以无声写有声)的写法。例如: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
鸣春涧中。
    此诗“月出„„时鸣”句以动衬静,突出了
春天月夜空旷寂静的清幽明净的优美境界。再如:张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典型的以动衬静,动中见静美的动静结合的手法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
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别枝:另一枝;社林:庙周围的树木)

  此诗首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
  ⑥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⑦远近、高低、俯仰的变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
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如:《沁园春·长沙》中,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橘子洲头”,描写景物的角度是多样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远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近景;“鹰击长空”是仰视;“鱼翔浅底”是俯视。
   ⑧通过听觉、视觉、嗅觉、
触觉等多种感觉多角度描摹。(绘形、绘声、绘色)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赤壁壮丽景色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就从视觉、听觉角度来绘形、绘声、绘色。
  二、抒情:
  抒情是诗歌的主要表达方式。抒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借助景物、人、事
传情达意
   陆游《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
乃翁
  这首四行的
小诗,直抒胸臆,情感思想一览无余——饱含了一个赤子无限深沉的悲伤和期望。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诗人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凉意境,引发了
感时伤事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再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
思想感情
   2、间接抒情: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含蓄。(借助于景、物、人、事来传情达意,含蓄、委婉、蕴藉。)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