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关于文言教学

  发布者:陈世英    发布时间:2019-06-15    浏览数( -) 【举报】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5.“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