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发布者:李华    所属单位:赣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发布时间:2019-05-08    浏览数( -) 【举报】

人只有极小的时候才可以任性妄为,一长大就有太多的责任落在肩上,这份责任迫使我们懂得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及情感。

人到成年,如果不学习生育知识就能升级当家长,这是可怕的行为。相对于孩子,其实有的父母更需要好的教育。

1 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2007年6月施行的《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残疾人保障法》第九条亲属、监护人应当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增强自立的能力。禁止对残疾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残疾人。所以,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发展。

2 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这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

如果在发展的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以下这些孩子发展的关键期,你了解多少?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象力发展关键期(2-8岁)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容易“长不大”。

3 给家长的8条建议

(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父性之爱:是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

有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孩子,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扰乱纪律、打架、不做作业,行为怪异等。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

孩子有问题,父母一定要反思,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有问题,父母一定要反思。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当你不小心伤害了孩子就要主动道歉,写道歉卡。美国心理学家说:“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其核心思想是: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陶行知认为“教育就是养成习惯。”

⑶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当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孩子是残疾儿童时,家长会感到惊恐就如晴天霹雳,极力想回避和拒绝到处求医这个不幸的事实,然后便感到绝望轻生内疚不该吃药,最后才能逐渐平静下来,面对客观事实接受现实,冷静地考虑子女的生活与教育问题。这时期,家长积极对孩子进行诊断性评估与鉴定从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交、生活自理七方面进行评估),与老师一起制定孩子的个别教育和训练计划。并不断鼓励、督促孩子努力学习,自强自立,尽力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急躁与焦虑感,发展其潜能,使孩子尽可能地拥有一技之长,独立生活,自食其力。如:天才指挥家武汉的胡一舟,先天愚型,培养成了礼貌、懂事又情感丰富的人;香港艺人陈锦鸿的中度智障自闭症儿子陈驾桦小学考试第一名。浙江绍兴毕昌煜一个自闭症儿童的画作,印上了世界超模的裙子,评委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⑷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要孩子顺从、听话,是一种控制。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管理孩子,需要家长的智慧。看到孩子的行为不符合预期,往往是沟通、倾听,耐心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明是非、懂事理UCL医学研究协会梅•斯塔福德博士说:不听孩子的意愿,否定他的决定,对孩子的心理进行控制,只会助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削弱孩子的自立与自律能力。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圆。管理孩子的第一步,就要制定规则。

A、一天的作息:可以制定时间表和具体事项,可适当留给孩子一些玩的时间

B、学习习惯:上课、写作业、阅读的时间、学习的方式和态度等

C、生活习惯:玩玩具后要收拾,自己整理书包,玩电子产品的时间等

D、情绪心理:与孩子商量好有情绪了该如何处理,没处理好该怎么办

E、行为准则:礼貌、诚信、勇敢、遵守纪律等

⑸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不要培养"巨婴"。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狂妄和脆弱。在粗暴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愤怒和自卑。在忽略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残忍和冷漠。在规矩和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应把孩子当作同志,平等相待。

⑹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教育最重要的是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要保护孩子的心灵。孩子虽小,也有尊严,尊重孩子的面子,孩子才会倾听你的要求。为人父母不要嫌弃自家的孩子,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并且需要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为孩子提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

⑺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人可以替代父母的作用,父母的缺位是孩子一生的缺憾。有爱心、有耐心的家长每天都会问几个问题:今天有没有帮到老师?有没有认识新字词?有没有算对题目,自己有什么收获?我想,能问出这些问题的父母,跟那些只会问孩子“有没有吃饱穿暖”的父母,培养的孩子性格一定大不相同。

⑻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同一个班的学生智力不同,学习目标也不同,孩子会扰乱课堂纪律才需要陪读;在教室里陪读的家长以轻动作或小声提醒孩子专心学,不能大声呵斥,以免影响课堂氛围,影响老师上课的情绪。一般智力障碍4级以上的孩子不需要陪读,上午8:30送进校,11:40准时接回就行!

孩子不仅是家庭的成员,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长大后要与其他社会成员一起和谐地生活、工作。让孩子从小多接触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鼓励他们和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沟通、合作。在合作活动中,孩子们培养了互助互爱的情感,而且在社会活动中,他们相互制约,对培养自制力很有效。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