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什么是美术

  发布者:刘晓春    所属单位:信丰县第三中学    发布时间:2019-05-23    浏览数( -) 【举报】

1、赏析作品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感悟式赏析,侧重在作品印象和作品联想,主要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说形式欣赏:侧重形象、构图、色彩、明暗、艺术观念等方面,这一块比较理性,有些条理,需要教学中带动学生认识和发现,作品的美在哪里?是通过美术的形式来表达的,是哪个方面?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比如说社会学式美术欣赏,主要侧重在文化背景、画家生平、创作过程、作品内涵。需要学生提前了解教材内容,做充分的预习,这样的话,学生了解的信息,可以帮助学生的审美自觉,能自觉地参与到互动环节;比如说比较式欣赏,主要是通过比较的角度,如横向、纵向等方法进行作品赏析。

 

本课教学,教材路径感很强,只要通过教材引领,教师就能很好的把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强直观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方式,加强直观教学,对作品整体、局部,都展示给学生;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运用教学示范等方式,强调作品细节,通过绘画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材料和方法。没有条件的学校,就从教材入手,根据教材思路“读作品”,帮助学生掌握欣赏的基本方法,走近艺术家的构思过程,了解作品的构思,建立“美”的观念,使学生明确美术作品的基本涵义。通过赏析,要让学生认识到美术欣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了解日常生活中审美意识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抓教学重心”:

 

1、教学的重心不在于让学生记住作品,而是要培养赏析作品的思维问题,解决学生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

 

很多老师可能总是想着要学生记住几件作品,几个艺术家,于是把课上死板生硬,好像是科学课程一样。我们要“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从艺术家的构思过程,到创作方法,到历时多久的时间,让学生强化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多角度,多层面的教学美术作品。

 

2、问题带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通过问题的方式,建构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是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设计学习卡,以帮助学生思考。

 

教学中,问题设计、问题引领是衡量一个老师教学能力的关键。为什么有的老师提问,能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老师提问,把学生问糊涂?

 

问题设计是以教学目标为基本点,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通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教学策略,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问题。防止问题跨度大,没有阶梯性的问题,这会为难学生,让他们无所适从。有梯度的问题,一个一个台阶,引领学生学会赏析,敢于表达。促进学生的审美心理成长和习惯的形成。

 

3、教学对话:通过对话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看见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构思?”“作品表现了什么?”“从哪里查找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学生以审美的态度看待生活。

 

教学中,要有一个对话的平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对话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学情,以学习方式带动课堂教学。

 

 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

 

     1.了解学生学情,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布置学生带来创作作品或者收集相关学生作品;

 

         3.教学挂图,或者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尽可能选择题材类似,却表现方法不一样的作品(或者题材不同,表现方法相近的美术作品)

 

 学生:

 

    1.学具准备——教材、平常收集的图片资料和书籍(画册);

 

2.预习并完成学习卡——提前给学生布置应该了解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了解艺术家和作品,并且完成学习卡。

 

 强调过程与方法

 

    1.导引阶段:

 

展示作品,以直观的方式接触作品。最好是学生熟悉的画作,或者是自己班上的同学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谈他在创作这件作品中的感受,比如构思的过程,老师的指导意义,自己的想法……拉近学生与美术创作的心理距离,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关注,了解“读作品”的方法,体会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独有的思考和意义。

 

2.欣赏与实践:

 

讲授内容避免生硬和枯燥乏味,应该探索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方法,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

 

避免“讲授”的教学习惯,而是要通过学生的活动自主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布置“学习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近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活动等方式,给学生参与赏析、评述的平台,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师生要积极探讨美术的表达方式。“美”就在生活中,美的观念是非常丰富的,作品是艺术家对美的感受,是一种呈现和表达,它也许是历史积累的结果,也许是时代的杰作。

 

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表达的平台,要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

 

教师要紧扣教材,结合教材导学、活动提示、单元评价、小提示,从认识经典的美术作品开始,分析这些作品的功能和形式特征,举一返三,引导学生了解作品构思,感受作品的内涵,发现生活中的美。

 

3.流程性检测:

 

结合“单元评价”内容,以学习卡的形式,引导学生的美术学习,能举一反三,从自己熟悉的美术作品中感受审美观念的内涵和形成过程,进一步了解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基本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

 

4.拓展与思考

 

    让学生临摹或者仿画一幅命题创作,要求学生保留构思的草图,需要的资料可以提前寻找,或者老师协助提供相关资料。

 

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体会创作的过程,构思与表现、资料收集与整理、立意与形式,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观念下所表现出的内涵。最终达到培养用审美的。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