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有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发布者:刘银    所属单位:于都县长征源小学    发布时间:2019-05-24    浏览数( -) 【举报】

有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背景] 随着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新型理念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呈现。如“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等等。并且这些方式也逐步被老师们在课堂上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不容置疑,新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对阅读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新课标特别强调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但仍有多数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新课标中提出的朗读教学的要求把握不到位。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朗读、理解、感悟语言文字,体会内容和情感。而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和技巧上。

 

    [案例]:以某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母鸡》中的片断为例:

 

    出示:“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师:这一段写了作者对母鸡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生:讨厌。

 

    师:谁能带着讨厌的感情读读这一段?

 

    生:“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

 

    师:读的讨厌不讨厌?谁再带着讨厌的感情读读这一段

 

    另一生:(声音很洪亮的读了一遍)

 

    师:读得有感情吗?请同学们再齐声朗读一遍。

 

    生:(大声齐读)

 

……

 

    [结果]:学生被老师指名读、再读,全班大声齐读、再读,读了数遍,既耗费了不少的教学时间,又没有达到老师想要的朗读效果。

 

    [评价]:学生将“我一向讨厌母鸡。”一段读了数遍,但让人感觉到学生的朗读是被动肤浅,缺少情感的。难道仅仅声音响亮就能表现出讨厌之情吗?我认为文中的这一段表现的应该是作者写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之情。如果教师不能结合文本内容用恰当的语言铺垫渲染,也不作必要的朗读指导,适当进行范读,只是一味地要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要读出“讨厌”的情感,这只能是牵强附会的走形式的朗读。

 

[反思与措施]:感情不是强加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应该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这个句子。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时,会针对不同课文选择不同的朗读指导。比如: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在上《螳螂捕蝉》一课时,我把课文浓缩以后,出示其中四小节,让学生自由读,然后指名读,读完,我让学生猜猜,我对这两名学生读得满意吗?想不想跟老师读的比一比?学生兴趣高涨。紧接着我引导:蝉在树上,会有怎样的心情,你会怎么读?(悠闲……)然而课件中前三段都有一个字,表现了蝉、螳螂、黄雀都有危险,请不要说出那个字(却),请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时学生们又跃跃欲试。我又找了一名学生起来读,表扬他找对了那个字,并奖励他继续往下读。这时我又幽默地说:“他读得很好,但是跟我比,还差一点?”学生这时都要求老师读,我就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赢得了学生们热烈的掌声。我想教师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悬念,一定会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再者,创设情境,读中体验。

    在朗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能拉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距离,能引导学生进行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并用自己情真意切的朗读去描绘它、表现它。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我利用课件播放了草原风光,让学生直接感知到草原的美丽。从草原上碧绿的草,洁白的羊群,迂回清澈的小河,明朗的天空这些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另外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草原的那种向往,赞美的感情,学生自然能读出感情。

 

所以说,朗读的指导并不需要老师太多技巧性的语言点拨,各位语文教师若按这样的方法去尝试,学生自然就读出感情来了。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