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与美相随,和风拂面不须归

  发布者:易茹芹    发布时间:2019-05-31    浏览数( -) 【举报】

与美相随,和风拂面不须归

——听《渔歌子》有感

于都长征源小学 易茹芹

开场:

听一节好课,往往如沐春风,于自然之境处赏心悦目;又如听一首好曲,于境高远处叹意犹未尽。

教材分析:

渔歌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本组教材以热爱田园生活为主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向往之情。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的笔下是一片诗情画意:远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垂钓的渔翁……画面清新,色彩明丽,整个天地浸润在朦胧烟雨中,显得宁静而美好。整首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黯然,生动的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体会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感。

3、创设情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句体验情感,是让学生感悟古诗词之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极的好习惯。

评课:

1、读诗品味,感受诗歌语言美

整节课不但注重诗情浓浓,古琴幽幽,还特别体现出了书声琅琅的"读占鳌头",多样多次的读都力求做到读得有层次,逐层有提升。从自读时的读通读顺,到再读时的字正腔圆;从范读后的有板有眼,到理解后的深情诵读。多种朗读的形式把学生的读推向了一个个的情感高潮, 细细品味词的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追求在"读中悟,悟中读"

2、发挥想象,再现画面美

在中外艺术史上,许多人把画面与诗相提并论,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在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这"无形画",发挥学生想象力,再现诗歌的画面美。张志和的《渔歌子》虽然只有27 个字,但作为画家诗人集一身的他,在本词中将意境体现的淋漓尽致。要想走进诗人内心,必先感悟诗词意境。优雅的古曲、山水画般的用PPT出示的意境图,教师配以古典乐曲的吟诵,将学生带入画中,不由得不尽情想象:看到了,听到了,还闻到了,也想到了——思绪翩飞中学生渐入诗境。当学生交流有色彩,有声音,有味道的优美意境时,又引导他们读、说心中的这首词。从无形到有形,意境层层揭开神秘面纱。

3、由文入情,领悟诗歌情境美。

"情"是古诗词的根源,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抓住了"白鹭飞、桃花流水、不须归"等关键词教学,通过朗读,通过想象,以及资料链接,体会作者的心情和那种悠闲自得、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同时,适时引入柳宗元笔下的《江雪》为理解诗人内心做对比,对比之后,诗人的那份淡泊名利的闲适与淡定从容已跃然纸上,解决本课走进诗人内心的教学重点的解决也将水到渠成。

4、变教为学,体味自学能力美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设计了导学单:

 

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听到了春笋拔节的声音,孩子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展示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