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发布者:张建平    发布时间:2019-05-31    浏览数( -) 【举报】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的《再见了,亲人》,下面我将从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预设、版书的设计五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一、说教材

  课文《再见了,亲人》是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组的编排主题是“他们让我感动”。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

《再见了,亲人》是本组第一篇课文,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文是一篇浸透了中朝两国人民深厚感情的抒情文章,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本文的编写意图:一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二、说教学目标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阅读能力也日渐提高,能初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初步养成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的习惯。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分析,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

1)学会本课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生学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3)体会课文重点例子对表达情感的作用,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这一教学目标,把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有机融合,既体现词句训练,且理论依据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补充。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对内容中体会思想才初步接触,所以选用“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为本文重点。但体会作者在课文中是选取哪些材料,是怎样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学生是陌生和困难的,故此,“体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则被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应以读为本。以读为本是语文学习的自身规律。在精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和情景,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我还采用问导法、 暗示法、创设情景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内涵。

根据上述教法,我采用相应的学法是: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观点,因而在课堂中,我采用学生“读——思——议——练”,教师适时点拨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我将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下面我阐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设计理念。

(一)     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我们教师满腔热情地走上讲台,创设富有情趣的导语,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这一环节我首先播放《志愿军进行曲》让学生在“雄赳赳,气昂昂”的乐曲中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豪迈之气,我适时导入:我们今天的日子如鲜花般的甜美,课我们不能忘记这样一段历史----抗美援朝,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中国人民与朝鲜人民一起并肩作战,终于打败了帝国主义,随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撤出朝鲜。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今天,就让我们穿过长长的时空隧道,回到四十年前的朝鲜去感受一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跟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动人情景吧!接着出示课题《再见了,亲人》,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后,我提出问题:“课文为我们讲述了哪些亲人?”以此来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得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着力体现自主与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读书的目的性。

(三)、精讲细读,体会感情。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说:言有尽而意未尽往往是一篇好课文审美价值的体现,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感于言而动于情,总是以自己的知识储存,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丰富这课文的意蕴,这是阅读的再创造活动。

因此,我先让学生默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边划使你最感动的句子。以大娘送打糕之事为例。教师紧紧围绕“雪中送炭”联系上下文,逐个分析“雪”“送”“炭”在文中分别指什么?请学生联系实际体会志愿军处境艰难,大娘冒着生命危险来送打糕。再反复朗读这件事!

      再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教师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唯一的亲人”,体会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再理解不同句子表达效果的强烈比较。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反复朗读感受,体会到了大娘对志愿军的情谊。

然后采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学法,引导学生学习第23自然段,而且要掌握学习方法,然后由“扶”到“放”,四人小组讨论学习课文这一部分。因为这两段写志愿军同小金花、大嫂告别的情景,写法与第1自然段相同,其内容顺序可概括为“请求——回忆——赞颂”。根据这个内容顺序,让学生自学课文,引导学生进行分层训练。落实新课程标准“尊重学生学习中的独特感受”的要求。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再让学生学会运用,从而使其明白亲人的内心世界。

(四)以读激情  概括中心

《再见了,亲人》一文的语言充满感情,作者在陈述的语气中较多的运用了祈使句、感叹句的句式表达赞美、感激、关切、崇敬等感情内容。上课时,要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片段,读中悟、悟中读,以多次反复的朗读激发他们的感情。

    这一环节的设置把学生的眼光引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熏陶。

五、说板书

    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再见了,亲人

 娘:送打糕昏倒

救伤员失去孙子   鲜血凝成的友谊!

小金花:救老王失去妈妈

 嫂:挖野菜失去双腿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板书,是基于以下几点来考虑的:

1、  从作者的角度来讲,我是根据课文内容来设计板书的。

2、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这一板书的设计,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美观大方,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寓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说完了!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