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发布者:李琼    发布时间:2019-06-10    浏览数( -) 【举报】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7页例1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 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并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出简要的、合理的说明。  

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归纳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

    1. 直接口答下面各题的商,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知识?

180 ÷20 =                         

(180×3 )÷(180 ×3 ) =            

 (180 ÷10 )÷(180 ÷10 ) =       

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质疑: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探究,总结规律

1 .猜想

1)观察这三个分数,三个分数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仔细观察,汇报

小结:它们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没变。 

师: 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的?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个问题。 

2)、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讨论。  

 自学提示: 

   A、从左到右观察,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能得到下一个分数,且分数的大小不变呢。 

 B、从右到左观察,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能得到下一个分数,且分数的大小不变呢。 

2、小组讨论,完成记录单  

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请代表发言。

3.验证

借助图片,验证大家的猜想。

师:有没有特殊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想办法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学生验证猜想,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给予学生指导。

学生讨论后,汇报:

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提问:为什么0要除外?(学生讨论)

小结:分子和分母如果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0,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O ;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O 。

(三)、知识迁移

得出结论:你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因为:被除数÷除数=  商, 

所以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就相当于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除数不能为0,也就相当于分母不能为)。因此,商不变就相当于分数的大小不变。 

(四)、巩固应用

1、数学书596

2、数学书592

3.找朋友:老师手中拿有1/3这个分数,说出和老师手中分数一样大的分数的同学,就是本节课的幸运小朋友,分发奖励。

(五)、课堂小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东西?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基于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这节课我采用“猜想——验证——反思”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方式。

1、迁移引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正迁移,所以我在开课伊始我设计了两组练习题,一组是利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来解决,一组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解决。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便于学生学习下面的分数的基本性质。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并没有把这个性质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己感悟。我先是让学生根据大屏幕上的涂色部分说出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又让观察两个分数的特点,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两个分数相等。然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些相等的分数中猜测,寻找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初步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接着我又利用图形与学生一起验证他们所得出结论。这样的活动使得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不但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到我会学,我能行。

当然,本节课出现的问题也很多:首先,在验证、交流环节学生们参与率并不高,在交流时也不主动,很多学生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其次,猜想的验证过程过于单一,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验证,如画线段图、折圆,折正方形等方法来进行,这样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也扩大了探究的范围,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第三、在小组合作交流方面:本节课的设计中有两处合作交流:一个是在验证猜想时合作。另一个是在发现规律时合作探究,交流沟通。但学生的交流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知识碰撞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对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第四,就像教研员张老师所说,我还是不够充分地信任孩子们,还是我说的太多,而学生说的少,放手的力度不够。 

 这节课上完后,我感触颇多,教学真的是一门永远留有遗憾的艺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追求更务实的课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