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光的折射》说课稿

  发布者:邱石华    发布时间:2019-06-11    浏览数( -) 【举报】

《光的折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光的折射》。我主要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效果评价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在教科版教材中,本课时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的第四节,编排在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之后,是光的知识的延伸,又是后面透镜及其应用的基础,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一、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射入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及其可逆性,并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二、经历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习描绘光路、记录实验数据的方法。三、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形成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重点为:光的折射规律。难点为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他们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支持。我将在教学中以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节课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运用实验探究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实现本节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本环节,我首先以分组活动“叉鱼”导入课堂。这是我自制教具叉鱼器,它主要由水槽、瞄准器、鱼叉、鱼、金属点、电源和发声器组成。当鱼叉叉中金属点时,接通电路,发声器发光发声,非常有趣。我们通过视频来看一看它的使用方法。(播放视频)。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自然引出课题,符合新课标中,生活走向物理的过程。由此引出新课,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兴趣。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学生体验叉鱼的乐趣同时,发现问题:水中的鱼没有被叉中,且鱼叉实际在鱼的上方。此时,我引导学生利用激光来寻找原因,如图,发现激光发生了偏折。于是,我顺势点题,并点拨光的折射的概念。

然后,让学生把光的折射用光路图的形式画出来,我刚好结合光路图引导学生类比光的反射,明确:界面、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的概念。

 然后,我会让学生回忆光的反射规律,提出问题:光的折射是否也和光的反射一样,有一些规律呢?此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展示出来,由学生思考问题并提出猜想。

让学生带着问题用经过改进的光的折射仪验证猜想。实验以分组形式进行,器材分为两类,这一类做空气与水的折射,这一类做空气与玻璃的折射。一半的小组做第一类,另一半则做第二类。

以往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了显示光路,我们会用到扩束器,这样做确实会让实验现象变得非常的明显。但由于扩束器的散光作用,在验证三线共面时,折过的表面有时仍旧可以接收到一部分光线。针对这个问题,我对器材进行了改进,在竖板的表面粘上了一层“小绒毛”,起反射光的作用。这样,即使不用发散器,我们也可以看清光线,在验证三线共面时,就会变很更加方便。如图,这是验证三线共面,这是验证两线分居、空气角大,下面这幅图是垂直不变的。学生分组实验,经过小组讨论,把实验的结论展示,然后通过教师的点拨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

此时,我再次要求学生回忆反射规律中还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然想到光路可逆。则学生可以继续用以上两类器材分别分组实验,证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本环节通过师生合作学习,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使学生产生学习成就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第三环节:内化提高,巩固练习。本环节首先学生完成第1题、画出光经过三角形玻璃柱的折射光路图,训练巩固作图能力。然后,回到开头,由学生利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叉鱼现象。重点提醒注意为什么装上水后,鱼叉会叉到金属点的上方?我们画的光路图能正确解释装上水后我们的视线吗?

通过解决以上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的的知识得到巩固,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然后,利用我自制的3D投影,如图,结构非常的简单,就是用一个手机盒和一个身边随处可见的塑料制成的金字塔。手机上事先下载好四个方向都有的视频,利用手机盒制造较暗的环境,增强对比。我们通过视频来看一看它的效果。

第四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教师引导讨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你收获了什么?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布置学生完成小实验:硬币隐现之谜。在杯底放一枚硬币,把杯子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的地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请另一位同学缓慢地向杯里倒水,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