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案

  发布者:钟樱    发布时间:2019-06-11    浏览数( -) 【举报】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案

常建

教学目标

1. 能揣摩有关诗句的含义,理解诗的意境。

2.反复诵读,能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陶冶美的情操。

重点:

(l)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各自特点。

1 、导入

看图片引入课题。

2、你知道有关破山寺的知识吗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候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改建的,到唐

已属于古寺。后禅院,指僧人居住的地方。

3、作者简介: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籍贯、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

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唐才子

传》说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天宝中为盱眙尉。

后隐居鄂渚的西山。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交游无显贵。与王昌龄有文字

相酬。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现存诗57首,题材

较窄,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名作如《题破山寺后禅院》、

《吊王将军墓》,尤其前首"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广为古今传诵。

他还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今存《常建诗集》3卷和《常建集》2卷。

4、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唐诗、五言律诗、写景诗

5、释义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早上的太阳

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僧人的房舍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古代用玉,使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6、翻译

清晨,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

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静寂,只能听到那悠悠敲钟的回声。 

7、身临其境感悟诗意你找到哪些景物了? 

8、诗歌赏析 

一、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首联既点题,又突出了一个"静"字 

二、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以静显静,形象地描绘了破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2、"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纺者选取用"曲"而不用"竹" 

你答为这两个词在表达的意境上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词表达的意境是不相同的,"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而"曲",形容小路弯弯曲曲,层次很多,景致很深。 

成语"竹(曲)径通幽"源于此诗,意思是说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的地方。 

3、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请赏析其中的妙处。 

"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三、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 

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内心宁静的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 

1、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诗人以动写 

静,以鸟儿衬托山谷的幽静,表面写鸟、山,实则写人。诗人赋予鸟儿人的情感,借鸟儿抒发自己内心感受。"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四、尾联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此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衬静,映衬破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 

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 

1、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万籁俱寂,意思是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2、万籁此俱寂"和"但余钟磬音"中否矛盾,为什么? 

末联以静写动,以动衬静,映衬破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9、中心: 

本诗通过写,运用 

表现手法,创造出的意境,表现了作者。 

10、填空 

1、《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是___朝诗人________。 

2、诗中写环境幽静(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写美丽的山水使人心灵愈加沉静的句子是___,____。 

4、表达诗人追求清净隐逸思想的诗句是: 

5、诗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 

6、诗中表明诗人对佛学向往的诗句是: 

7、诗中表现了中华文化对曲折美的追求的诗句是: 

11、展开联想生动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