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容苏锦 已在 2019-06-12 15:53 推荐!)

  发布者:容苏锦    发布时间:2019-06-12    浏览数( -) 【置顶】 【推荐】 【举报】

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例、戒、厉”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

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3.默读课文,说出课文讲了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4.能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内容

1.识记生字:诵  例 段 糊 涂 呆 戒  厉  挨  楚。

识记多音字:挨

区分形近字:“列”和“例”的读音。

2.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交流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3.圈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比如:“私塾”“戒尺”“厉声”等词语,“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果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等句子。

选择教学策略

1.认读生字词语。

本课的生字中,“列”和“例”要进行对比学习,利用组词在语境中区分读音,领会字意。多音字“按”,出示句子,在语境中读准字音。“戒尺”“挨打”等都跟私塾学习有关,可以结合插图联系语境了解意思。

2.略读课文。

默读课文,利用补充课题的方式,思考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借助两幅插图的内容,大致讲出课文具体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借助对“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理解,交流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3.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

勾画自已感觉新鲜的句子,圈出自己觉得陌生的或有意思的词语,借助课文插图想想它的意思,或做做动作,体会意思,并与同学简单交流自己的理解。

4.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查阅与孙中山相关的信息,了解孙中山是个什么样的人。

设计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要求

1.齐读课题,了解星号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对比以前的课题,你发现今天的课题和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是的,课题前加了一个星号,它表示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和别的课文在编排上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文前有学习提示,没有课后题和要求会写的字)

2.读阅读提示,了解阅读要求

请同学们读一读文前的阅读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几点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    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3)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3.阅读泡泡,了解略读方法。

这三点就是咱们学习这篇课文要完成的任务。那么略读课文的读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样的呢?答案就在文后的泡泡里,看谁最先找到。

课件出示:

粗略读文,了解大意即可;个别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略过。

粗略地读,就是了解大意就可以了;个别的字词实在不理解可以不用管,读的时候可以直接跳过去。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的第一篇略读课文。课题用星号形式表示与精读课文的不同;课題下方的学习提示告诉学生这篇课文学习的具体内容;课后两个泡泡提示了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开课初就让学生观察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在编排上的不同,阅读学习提示和泡泡里的语句,明确略读课文的具体要求。

 

二.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读课文,了解大意

请同学们粗略地读课文,说说课文讲的是谁的一件什么事?

生自己读读文,想想,说一说。(课文讲了中山不懂就问,结果老师给他详细地讲了书中的意思,同学们听得很认真。)

孙中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交流,老师提取关键信息,增强学生对孙中山的了解。

2.图文对照,分述故事

(1)这是孙中山长大后的成就,那他小时候是怎么读书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小时候读书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1幅插图(课件出示第1幅插图),说说谁在做什么。(孙中山在老师那里背诵功课)

默读课果文前3个自然段,结合插图说说孙中山小时候是怎么读书的。

(2)请同学们观察第2幅插图(课件出示第2幅图画),说说这幅图画的内容是什么。(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的面前,厉声问他会背了吗)

请大家默读第4-8自然段,结合插图说说先生是怎么做的。

3.整合图文,讲清故事

(课件出示两幅插图)请同学们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讲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文章用中心命题带出了课文的主要事件,文中插图呈现了课的重点文容,因此,在此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前一环节学习的略读方法,借助课文题目和播图,有层次地了解课文大意,表述课文内容

 

三.勾有新鲜感的,交流认识,表达体会

1.仔细读文,勾画句子和词语。

请同学们好细读文,勾画出你觉得有新鲜感的句子,圈出你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

2.同桌交流,谈谈理解和认。

请同桌交流你勾画的词句。说说自己对这些词句的认识或理解。

3.根据学情,引导交流和分享。

(1)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一(课件出示句子,相机学习词语:私整、照例、糊里糊)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眼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

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预设:我觉得这个句子很新鲜。让我知道了古时候的人读书是很奇怪的。老师只是教,学生跟着念,读熟了就去背诵,根本不理解意思)

①这个句子写出了他们读书的形式很新鲜。你从哪个词最能感受到他们读书的形式新。(相机学习“咿咿呀呀”)你学习他们“咿咿呀呀”地读一读吧。

②我们觉得他们读书的形式很新鲜,可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每天都一样。文中的哪个词语告诉了我们?(相机学习“照例”,对比学习“列”和“例”)

分别扩词。(列车、一列,例外)

说说各自的意思

他们是在什么地方读书呢?(相机学习“私塾:旧时私人举办的一种初级学校”)

(课件出示第1幅插图)这就是孙中山小时候读书的地方—私塾,而现在我们读书的地方叫学校。

(2)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二(课件出示句子,相机学习词语:摇头晃脑、鸦雀无声、厉声、戒尺)。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

(预设:我觉得这个句子很新鲜。让我看到古时候的人读书的样子很搞笑,摇头晃脑的。)

①交流体会“摇头晃脑”。

(出示词卡“摇头晃脑”)

读读词语,再做做样子

“摇头晃脑”写出了他们读书的样子,(出示词卡“咿咿呀呀”)前面我们知道了他们读书的声音是—咿咿呀呀。现在请同学们学着他们阳咿呀呀、摇头晃脑地读读这句话。

②可是孙中山的一间,让正咿呀呀、摇头晃脑地读得正起劲的同学们立马变得——鸦雀无声。

交流体会“鸦雀无声

认识“鸦”和“雀”

了解它们最爱叽叽喳喳不停鸣叫的习性。

简单理解“鸦雀无声”,体会当时同学们被吓呆了,教室里非常安静的情景。

③“摇头晃脑”写出了私塾里的孩子念书时的投入,“鸦雀无声”突出了教室里的安静,这两个词语的对比很好地写出了同学们看到孙中山提问后的震惊。

读一读句子,体会当时的情景。

(3)交流体会为何“下呆”。(相机学习“戒尺”“挨打”)

我们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老师会怎么做?那孙中山的老师的做法有什么新鲜的地方?

(课件出示句子)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①学习“戒尺”。观察第2幅插图,戒尺在哪里?你猜猜戒尺是用来干什么的?(生:打的)确实,戒尺就是旧时私整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看着先生拿着这把戒尺,你知道同学们为什么会被吓下呆了吗?(生:因为孙中山要挨打了)

②学习“打。

在语言环境中读准字音。(课件出示句子)

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池塘里的荷叶挨挨挤挤的。

根据不同的读音组词。读第二声的时候,可以组哪些词?(挨打、挨饿、挨冻)读第一声的时候,可以组哪些词?(挨着、紧挨、挨挨挤挤)

根据两类词体会“挨”的读音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同。

先生拿着戒尺的样子把同学们呆了,先生的声音更让同学们心惊胆寒。如果你是先生,你来读一(生读,师指导读出情感)同学们,像这样严厉地大声说话,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一厉声。我们一起当当先生来读一读这句话,体会一下那时先生的威严吧。

面对如此严厉的先生,孙中山却

课件出示句子: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设计意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勾画体会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因此,在本环节的教学中,大照放手,让学生自主勾画,相互交流,汇报分享,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扣住关键词语,采用创设情境、动作体验、联系插图等方式,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的新鲜感。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落实易错字,多音字的教学。

 

四、联系实际,交流看法

1.孙中山的做法。

请同学们读读句子,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孙中山认为读书的时候应该——(生:不懂就要问)

2.别的同学的做法

别的同学怎么做的呢?

3.你自己的看法。

对于孙中山向老师提问差点挨打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师根据学生的答问情况相机引导学生了解古时侯私塾里的读书形式是只教读背,不讲意思,不许发间,从而对孙中山的不懂就间的精神有所体会)

4.联系实际,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回归课题——不懂就要问)

 

设计意图:采用对比的方式,体会孙中山不懂就问的精神。引导学生从他人到自己,表达对文中事件的看法,从而引导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五、摘抄积累,拓展阅读

1.读读你们勾画的有新鲜感的句子,选择一句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抄写下来。

2.推荐阅读《中外名人故事》,了解更多名人的故事。

 

设计意图:中低段语文教学中,语言的积累是尤为重要的任务,因此,在本环节中安排学生摘抄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推荐学生阅读《中外名人故事》,从课内到课外,让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结合。

 

◎板书设计:

3.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不懂就要问

同学们鸦雀无声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