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发布者:唐滨    发布时间:2019-06-12    浏览数( -) 【举报】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经典课文,但我们常常按教授文言文一般的做法在教,由字词到人物再主题。这样上文言文很规矩,却了无新意与深意,无法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故我有意改变策略,鼓励学生自读课文,到课本中发现问题,再进行探讨教学。没想到学生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不能理解“以乱易整,不武”中“武”的意义。因此在第二课时,抓住“武”问题展开教学,挖掘“武”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探讨烛之武的谋略艺术及其形象。此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了问题的主人,通过“一点突破,遍及其余”的方式教学,使他们整体把握人物形象与主题,并深刻感受到了经典作品的恒久魅力——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这是我设计的初衷。

教学目标

1、挖掘“武”的深刻文化内涵,把握人物形象。

2、领会烛之武高超的谋略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伴随着人类。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在冷兵器时代的中国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外交家,他们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的外交智慧让战争呈现出别样的意义。今天我们就随着鲁国史官左丘明的脚步,穿越历史的隧道,去探究一下大家关注的“武”的真正内涵。

二、质疑问难 合作解疑

对文学作品的探究有很多种方式,质疑就是其中一种。大家预习时,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接下来细读相关段落,共同探讨 “武”的真正内涵。

探讨话题一:以乱易整,不武。

课外查找了对这句话的各种翻译,苏教版解为: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人教版中将“以乱易整,不武”解为 “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说明“武”是“勇武”,“武”即“武的精神或原则”。

1、 学生质疑:

士兵打仗不论用混乱或整齐方式都应该有武的行为,有武斗的性质,是用武力去解决

问题,很勇武;

去攻打背叛自己的盟友,完全符合武德,“以乱易整”何以不武?

学生思考并交流。

明确:不管是不勇武、不威武,还是不符合武德,都带有“用力量去打击敌人”这层面的理解。如果从这个层面去理解,是回答不了“何以不武”的问题,肯定还存有其他层面的理解。

2、提问:“武”还能有其他层面的理解吗?

在此环节,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找出“武”字的详细解释。

明确“武”为会意字,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左传•宣十二年》: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由此表明用武的目的是止息干戈,防止战争,止戈为武,武以止战。

看来“武”不仅有直观的表面上的含义,而且有更深层的文化意义,即为达和平不要战争才是武。所谓“以乱易整,不武”的“武”应属这种意思,只有达到了和平的目的才叫武。

教师追问:“武”明明用武力,后来解释成止戈为武,达到和平。为何会出现 “打仗”不算勇武,和平才算勇武,这样截然相反的意思呢?

学生思考并合作探讨,教师补充说明。

明确:和平是要通过武力来达到(转化为)和平。这是一种奇特而复杂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先秦时代的诸多作品中有体现,反映了时代思维的特征。

提问:你们能从先秦时期的作品中,找出有这种思维特点的例子吗?

明确:老子这种思维方式很明显。《道德经》:将欲拾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故与之。将欲夺之,必故予之。由此看出“张”即“拾”、“强”即“弱”、“与”即“去”、“予”即“夺”,这不正是一种截然相反思维方式吗?它与 “武”的解释是同出一理的,武就是和平,只是表述不同而已。它们都属于典型的逆向思维。

《孙子兵法》中也有大量类似的论述,“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它强调了事物的一面可以从它的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按照这种思维,和平也是可通过它的对立面战争转化而来。

可见“武”因当时已形成的逆向思维或辨证思想,从而产生“战以止战”“杀以止杀”“止戈为武”“武以止战”的文化意义。

儒、道、墨三家都非常推崇勇武的精神,但都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武力。他们说的“武勇”都排除用武力去解决问题的要素,把勇武建立在和平的高度来认识的。

探讨话题二:在“武”的背景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该如何理解?

作品的思想总是寄托在人物形象上,此环节引导学生再次关注文本,从“武”的文化背景去理解人物形象。

1、提问:事件中出现的郑伯、秦穆公、晋文公、烛之武,他们共同参与,并最终消除了一场战争,达到了和平的目的。你们能从“武”的文化内涵来理解人物形象吗?

郑伯——为了和平,郑伯对烛之武表现出谦逊态度,就是“武”的体现。

秦穆公——秦国虽冲着利益来,但最终化敌为友,让一场即将降临在郑国身上的灾难得以消除,维护了和平。这也是“武”的体现。

晋文公——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秦国有恩于自己,攻打秦不符仁义。

失其所与,不知——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以乱易整,不武——此举不勇武。

【教师补充】按常理,看到盟友反叛维护郑国安危,晋文公本应生气,甚至可以凭借当时的实力对秦国和郑国大动干戈。可他表现出了遇事冷静,理性分析问题的良好素质,这应当和先秦时期整体的“武勇”文化意识分不开。晋文公深谙此道,具备这种高度觉悟的素质,证明了他最后能称霸一方,不是偶然的。

探究话题三:烛之武出使前,郑国有累卵之危。烛之武出使之后,情况发生了发生逆转,使郑国化险为夷,最终实现了郑国的和平,你能从“勇武”角度来分析烛之武的军事谋略吗?

【明确】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反:灭郑对秦有害】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正:存郑对秦有利】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举两例,挑拨离间之法。进一步说明,灭郑不但无利反而有害于秦】

谋略小结

1、隐蔽目的——凡事为人谋,无一字为郑国谋。

2、争取主动——把郑国困境有效转移为秦国困境。

3、存异求同——避开矛盾,寻求共同利益。

烛之武于纵横捭阖间,无声无臭的化解了郑国一半的危机,这种谋略在《孙子兵法》中就有阐述: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综上所述,烛之武不失为高明的谋略大师。

三、课堂总结

我们通过古代优秀作品的学习,认识了一个年迈却只身前往敌营,依靠外交谈判手段,智退秦师,让郑国躲过了一场血战之灾的智者,同时通过“武”的探究,发现在古代文化孕育下,烛之武、晋文公身上的“武”就是大智、大仁、大义的“武”。中国古人追求和平,“道”“德”“仁”“义”“和”自然不必说,即使是“武”,它的终极指向也是和平。我们今天有幸发现了中华文化中的这种普世价值。

 

 

 

 

 

 

 

 

 

 

 

 

 

追求自然的文言教学

 

对于文言文教学,一直困于“文”与“言”的脱节:沉浸于“言”,可能变得死板;游荡于“文”,则又会虚浮飘忽。于是,文与言总在纠结与矛盾中曲行,很难自然流畅。李老师的设计力求有所突破,以激趣为旨归,想法很好,设计也有一定创意。其“一点突破,遍及其余”的教学方式也是许多优秀课例屡试不爽的成功模式。但是具体到教这篇文言文,其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其常规突破的方法是否妥当,其教学流程的安排是否自然,我以为值得商榷。何为教学的自然?就是不无端牵强,不刻意夸大,不越位提升,能体现文本传统的核心价值和文体的习得规律,符合学生当下的接受程度。

自然的文言教学,遵从顺理成章的原则。其实,不管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教学中都需要顺文理,顺事理。所谓顺文理,就是要整体把握文章,而不刻意夸大只言片语。客观地说,设计中“不武”一词的解读,只是这篇课文的一个小问题,作为一篇训诂的小文章或许值得一说,但要串联起全文并作为教学的主线,恐违文理。且“武”的诠释在训诂上尚存争议。

而所谓顺事理,就是解读文本不牵强附会,要尊重史实,更不能曲解历史,贻害后生。本来就是一出晋文公为泄私愤而发起的企图扩大威势、征服异己的阴谋,终因彼此的勾心斗角、相互猜忌而彻底瓦解的闹剧,没有必要为这场纷争乔装打扮,一定要在“武”的号令下,将郑伯、秦穆公、晋文公并轨分析,认为他们都是爱好和平的主,这实在难以让人信服。评价历史人物对既不要歪批,也不能谀批。即便是从“勇武”角度分析的烛之武军事谋略,也难顺事理,到底是“智”还是“勇”,抑或“武”呢?

自然的文言教学,谋求文言习得的规律。文言习得需要求其声气,悟其文理,品其谋篇,重其道德。就语文而言,前三者更为紧要。烛之武故事本身就极具趣味:富有戏剧性的情节,意蕴丰富的人物潜台词,随处可以捕捉的伏笔与照应,还有复杂多样文言现象……这些无论是“文”还是“言”,都是可以成为研习探讨的有趣元素。那又何苦兜个大圈子,跑题太远呢。在文言教学上,需要教师深问的是:我们是否拥有足够的古文功底?我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文本的义脉文理?我们是否明白文言习得规律?如果有,那么即便研读几句话,解析几个字,一样会使课堂意趣无穷,新意层出。

自然的文言教学,实现经典文本的价值。《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经典的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旨在赞扬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英勇壮举。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后人对此文津津乐道的便是烛之武以其三寸不烂之舌,不露出一点乞怜相,利用秦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化瓦解,头头是道,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是文本的焦点,也符合经典作品的阅读接受史,同时也是作为一个中学生对这样一个经典作品应当存储的信息和印记。

而一旦把注意力放在秦穆公是为和平而单方面撤军,晋文公有大智、大仁、大义的“武”,等方面,则未免有些舍本逐末,取小舍大了。

总之,自然的文言教学源自于视野的开阔、规律的体悟和功力的深厚,如此则中规中矩依然出彩,求新求奇未必有理。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