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故乡》教学设计

  发布者:黄艺精    发布时间:2019-06-13    浏览数( -) 【举报】

《故乡》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萧索、无端、如许、鄙索、瑟索、惘然、恣睢”等词语。

    2.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3.把握闰土、杨二嫂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

    1.理解小说运用重复、对比来刻画人物、展现主题的写法。

    2.掌握从细节、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

    德育目标

    1.理解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2.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并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2.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思考社会人生。

教学难点

    对小说主题思想和篇末议论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故乡》是一篇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小说,它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活动为线索,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真实状况,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仔细深入地诵读,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精彩语段如篇末的议论,应熟读成诵。

    2.研讨探究法  因为时代原因和鲁迅特有的风格,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应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和合作交流,在研讨过程中情感体验、展示创新。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投影仪  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把握叙述基调。深入研读,进入情境,分析人物形象并由此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如果说漂泊是人生,那么旅途中人挥之不去的便是对温暖家园的情感记忆。“月是故乡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饱经沧桑的鲁迅先生对故乡的体验又何尝不是如此?透过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层,景色优美、人情淳厚的平桥乐土,我们能触摸到的是先生流露其间的对故乡的喜爱、思念。1919年先生返回故里,卖掉老屋,接母亲及家眷举家北上。这次诀别故乡给了他怎样的体验呢?今天,我们就-起走进小说《故乡》,去触摸先生的喜怒情感。(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1.《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成集于1923年。集里收有《孔乙己》《狂人日记》《药》《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这部小说集为革命现实主义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呐喊》写于五四高潮时期,着重揭露宗法社会的残酷统治,及其在精神上毒害人民的罪恶,对农民的革命力量则在怀疑中进行坚毅的探索,它的战斗声像号角一样震醒了封建“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密切地配合了五四时期思想革命的进行。鲁迅小说的深刻性正是从农民角度来提出反封建的要求,以革命民主主义观点来观察和解剖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重大问题。

2.写作背景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当时辛亥革命虽然过去十余年了,但军阀各霸一方。在帝国主义操纵下,混战不已。各地军阀自设关卡,自立税局,自订税额,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层层盘剥,生活在这种社会现实中的广大劳动人民,身受双重压迫,在饥寒交迫中痛苦挣扎,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经济衰败。《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的图景,写出了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层层逼迫下的深重灾难。

    三、研读,理解文意

1.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疏解下列字词。     多媒体显示:

(1)注音

    阴晦(huì)    脚踝(huái)    潮汛(xùn)     髀骨(bì)

    嗤笑(chī)    瑟索(sè)      惘然(wǎng)    恣睢(zì suī)

    (2)释义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无端:无缘无故。

    如许:这么些。

    鄙夷;看不起。

    愕然:吃惊的样子。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展转:同“辗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恣睢:放纵、放任。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思考:

    (1)好的文章总是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会让你或欢喜或悲哀,或豪情万丈,或郁悒满怀。那诵读《故乡》,你认为笼罩全文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2)小说以“我”回乡迁居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情节,哪些语句能揭示出这次故乡之行给我的感受和体验?

    (3)作者千里迢迢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体会到的不是激动、喜悦。而是悲哀,究其缘由是故乡景、故乡人的变化。那么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列一个人物表。在这些人物中,哪些又着墨较多?     (4)归纳二十年后的闰土、杨二嫂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呢?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明确:

    (1)整个《故乡》的色调,是昏暗、阴冷、低沉的。其中唯一欢快的语调出现在对儿时回忆的描写中,但无论就谋篇布局,还是就语言特色而言,笼罩着的是一种忧郁和感伤。

    (2)“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

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3)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我”、“我”母亲、水生、宏儿;其中闰土、杨二嫂、“我”着墨较多,刻画得比较详细,人物形象丰满。

    (4)闰土:外貌的变化、与“我”的距离、生活的现状、精神的麻木、寄希望于偶像;杨二嫂:外貌的变化、行为放纵卑下、语言尖刻泼辣。

    3.学生精读,把握人物形象。合作探究:闰土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前后对比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写他的变化。那么,作品是从哪几方面来进行对照的?通过对比突出了什么?

    学生合作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

    (1)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

    (2)动作、对话对照: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刺猹,“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一凄凉一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迅哥儿”改称“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

    “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3)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人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炉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4.学生速读全文,筛选信息,为文中的主要人物写一个小结。

    教师指导、点拨,并提供参考示例:

    杨二嫂小结:

    20年前,杨二嫂开了一爿豆腐店,为了能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在店里坐着,凭自己的年轻美貌招徕顾客,生意非常好。20多年过去了,她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衰败,她的家境已难以维持原来的殷实,在种种艰辛的磨砺中,为了生存,她变得泼悍、放肆、尖刻、自私。当她见到在外20多年现在回到故乡的迅哥儿时,就虚假吹捧,尖刻嘲讽;趁迅哥儿一家搬家的混乱之际,中伤闰土,还顺手拿走了一些家中的东西。

    5.个性化阅读,评价人物。

    教师引领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然后请学生用一两句生动的话评价人物。对交流过程中闪耀着创新光芒的见解,要予以鼓励。

    教师归结学生的评价:

    闰土(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砺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闰土(2):一声“老爷”,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

    杨二嫂: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不仅表现在从当年的“豆腐西施”变成了今天的“圆规”,而且还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我”母亲: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农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水生:一个20年前的闰土,20年后,他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宏儿: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

    四、情感体验,探讨主题

    1.请学生听读全文,结合人物分析,合作研讨小说主题。

    教师点拨、激活学生思维,鼓励个性化的见解。归结:

    有关小说主题,也即作品表现的作者对“故乡”的情感态度,主要看法有: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封建社会所扼杀。

    (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对作品主旨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你是如何看待下列理解的,请阐说自己的见解。

    投影:

(1)茅盾先生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见茅盾以郎损为笔名发表于1921年《小说日报》的《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一文)。

    (2)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揭示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

    (3)表达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信心。

    课堂交流,教师寻机点拨。

    五、布置作业

    1.课下收集有关研究本文的资料,与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参照,加深理解课文的效果。  

    2.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


附件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