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夏令营别在热闹中迷失

发布者:侯礼鑫     发布时间:2019-04-23 浏览数( 0) 【举报】

夏令营别在热闹中迷失

 

暑期将至,各种夏今营火爆的热度大有超过炎炎夏日的温度:临近放假,QQ群、微信群、朋友圈成了推销的阵地,派发夏令营小广告的人员把校门围得水泄不通,一条条夏令营广告占据媒体显眼位置。各种校外培训机构、社会团体、商业机构一涌而上,开办着各色各样的夏令营。

在家长们一哄而上,花上几千上万人民币把孩子送入或十天或半月或国内或国外的夏令营之后,不少场景却让人思索。某夏令营的导游带着一群小学生来到了鸟巢和水立方之间的广场上。吃冰棍,照相,翻看商贩手中的纪念品,成了孩子们在这片奥运场馆的活动。而在宋庆龄故居,一些参加夏令营的孩子匆匆随导游看完宋庆龄居住过的小楼。导游随口问了一句:“宋庆龄是谁?”居然没几个人能答上来。孩子们哄笑着,若无其事地奔赴下一个景点。奔赴国外的某夏令营花上半天时间在家长们也搞不清楚来历的学校参观之后,在一个接一个的景点之间旅行。某某军事夏令营跟军事没有半毛钱关系,所训练内容与学校体育课无异。而某所谓国学文化夏令营之“老总”在满嘴仁义道德的同时,却在保安面前耍威风,连最起码的尊重都荡然无存!

火爆的夏令营现象与这些细节形成强列的对比,不禁要问:赶潮似的送孩子夏令营就是站在了教育的前沿?父母教育孩子的责任就是花了银子送孩子参加了这样那样的夏令营?

夏令营的意义,原本是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寓教于乐。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夏令营通过训练有素、专业热忱的工作人员精心设计出能培养孩子潜能的课程,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关心别人,在克服困境中建立自信,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能力。

但现在的问题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安全为理由因噎废食不允许学校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于是,不少校外培训机构、商业机构利用“每位中国的家长都是伪教育家”的现状及其从众心理,挂上教育的“羊头”卖上逐利的“狗肉”,把夏令营商业化,部分夏令营甚至变成了旅游团。只顾节省时间的导游、只求孩子们不要走散的带队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种“照完相就走”的经济省事的方法。当商业气息替代了教育色彩,导游代替了老师,这些“被旅游”的孩子们人文知识匮乏,不也在情理之中吗?即使是一些打着军事、文化招牌的夏令营,也陷入了娱乐化的泥沼。有位家长为孩子报了某精英夏令营,本想让孩子感受名校氛围,激励其奋发向上,但孩子回来后说自己就到处转了转,北大、清华人太多,就照了一张像。家长感叹,这样的夏令营,一点励志教育没有,也完全没有文化味儿。

夏令营变味的背后是逐利商家的身影,他们更关心的是利润,至于如何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们成长,则甚少考虑。我国的夏令营起初也是走的公益化的路子,但是由于夏令营缺乏准入门槛和有效监管,加上家长对夏令营的盲目追捧,使得一些并不具备教育资质的旅行社、培训机构、社会团体开始争抢这块“肥肉”。夏令营的“名头”越来越响,价格越来越贵,实际价值却在逐步缩水,原本陶冶孩子情趣的夏令营变了味儿。

夏令营火爆的背后,也是家庭教育的迷失。家长们一“送”了之的做法,送走的是家长与孩子亲密旅行的时间,送走的是家长与孩子深度交流的机会,送走的是家长发现、审视并指导孩子成长的契机。试想,几千上万人民币夏令营的费用,足够一家三口来一次夏令营周期时间的深度旅行。如果带着这些或多或少得了“自然缺失症”的孩子们到农村去体验十天半月的“抢收抢种”生活,相信孩子们会对劳动有切身的体会,对生活会有更深的理解,对今后的学习会有更强的动力。

让孩子参加健康有意义的夏令营,这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并提高准入门槛。美国有规定,在夏令营中任教的教师需要获得国际水平认证,就连营里的专职司机都需要有专业认证,才可以驾驶夏令营的班车。严格的师资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参加夏令营的孩子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和能力提升。这个经验可供我们借鉴。此外,政府部门或者学校、青少年宫等部门,也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让专业教师和负责任的志愿者,陪伴孩子们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收获的暑假。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