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主题活动

怎样HOLD住“估算”

发布者:刘玲     发布时间:2019-05-26 浏览数( 0) 【举报】

数学课程改革把加强估算教学作为计算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还比较薄弱,我想通过以下几个现象谈一谈我对估算教学的困惑。

【现象1】习惯于精算,缺乏估算意识。

在教学人教版二上小学数学“百以内加减法估算”31页时,教材提问:用100元钱买3种生活用品够不够?学生中出现了以下几种答案。

生1:够的,只要95元就够了。

生2:我认为也是够的,因为28+43=71    71+24=95   95100,所以是够的。

生3:我是这样估算的,30+40=70   70+20=90

面对学生流利的计算,我茫然……

【困惑一】由此看出,学生大多都是先口算出准确数,再根据准确数判断估算的结果,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只定向于精确计算,不存在估算的意识,完全没有估算的理念。

【现象2】先算再估,而不是先估后算。

二年级一班有39人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二年级二班有41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读题后列出算式39+42=81人,但因为题中是要求“大约数”,于是学生就在答案中写上大约80人参加运动会。学生获得近似数是在学生已经口算出精确数的基础上取得的,或有的同学虽然已算出精确数,但又要根据老师要求,再找两个加数近似数,最后算出结果。

【困惑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是先算再估,有近一半的学生在要求估算时是先口算出结果,再取个“大约”的数,由于数据不大,直接口算很容易,估算的优越性无法体现,被迫于“大约”,就出现先算再估。

【现象3】自相矛盾,难圆其说。

在一道练习题中,妈妈带小明去买运动服,上衣59元,裤子42元,妈妈带100元钱够吗?

生1:够了。59≈60   42≈40  60+40=100,正好够用。

生2:不够,59+42=101   101﹥100   还差1元呢。

【困惑三】按学生的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这样的题到底是该估算?还是精确计算?老师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遇到买东西的问题,一般都多估,像这样的题我们可以把42估成4550,那么100元钱是不够的,于是孩子们遇到人民币的估算都往大了估。

主题活动

最新主题活动

置顶主题活动

精华主题活动

热门主题活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