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9-04-19 2019-06-15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所学内容。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遇到的情况,完成一份“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要体现教学重点难点;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300字。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杨志强    提交时间: 2019-05-27 15:17:25    浏览数( 1 ) 【举报】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程标准】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与意义,认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学习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及其作用,认识中国外交的努力,以及在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通过学习周恩来在重要国际会议中展现的外交才能,认识他对我国外交发展作出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培养史料实证意识,提高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广泛的积极影响,认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树立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通过学习,了解外交政策和重要人物所起的作用,养成关心国家和国际大事的习惯,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万隆会议
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材料解读旧中国的外交形象。
材料: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金冲及《周恩来传》
问:以上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外交具有怎样的特征?
学生:不平等、不独立、不自主、屈辱
过渡:近代中国是屈辱的外交。那么新中国的外交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国外交。
 新授
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出示材料,概括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教师: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宣告中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学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师:新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外交环境?
学生:新中国建立初期,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保持友好态度,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保持中立态度。
教师:当时中国面临严峻的外交形势,在这样的外交环境中,新中国怎样展开外交活动?
学生:积极与苏联等国家建交。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教师:这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什么样是影响?
学生: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教师补充介绍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的国家。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教师(过渡):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国家,新中国在积极主动展开外交活动的时候,我们特别重视搞好与邻国的关系。1947年,中印发生纷争。当时的领导人是如何解决的呢?
学生: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教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教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确立在什么时候呢?
学生: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三国共同发表声明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三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教师补充:1954年,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时间应用。
教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呢?
学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阅读课文83页,回答以下问题:
1、 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2、 万隆会议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反对殖民主义,保卫和平,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进行友好合作)
3、 万隆会议的性质(特别之处)是什么?
(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亚非会议)
4、 在参加万隆会议时中国遇到了哪些阻碍?
(途中:发生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恐怖活动;会中: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5、 针对这些问题,周恩来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法?
(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6、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找出这些国家的“同”和“异”
(同: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共同的任务—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学生: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教师: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充分展现了他高超的外交智慧与杰出的外交才能,为会议圆满成功作出了贡献。万隆会议后,人们把万隆会议反映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那么,究竟什么是“万隆精神”?
学生: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探究】
中国近代屈辱的外交似乎证明了一个真理——”弱国无外交”。然而,新中国初期,国力依然弱小,却走出了这一怪圈。结合本课内容,说一说你认为是哪些因素促使新中国实现了这一重大转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政治上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杰出的外交智慧
【小结】
一条外交新政策
两个国家表敌友
三国总理齐声明
四字方针定万隆
五项原则促和平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