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9-04-19 2019-06-15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所学内容。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遇到的情况,完成一份“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要体现教学重点难点;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300字。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叶倩    提交时间: 2019-06-02 10:28:47    浏览数( 1 ) 【举报】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由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 "分离定律 "四部分内容构成,是遗传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学习遗传与进化的基础。本节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由现象到实质,层层深入地展开的,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其内容理论性强,逻辑严密,是发展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学习科学史和科学精神的良好载体。

2 、教学重点:

(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 、教学难点:

(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 假说——演绎法

学情分析:

学生了解减数分裂的内容对遗传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一个学期的培养有了良好的合作探究的习惯,对一些生物学现象也有一定的兴趣有较强的探究欲望。但是他们的科学思想方法,逻辑推理能力还需锻炼。在教学中可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创设问题情景诱思,逻辑推理层层推进,并引入探究活动,领悟科学研究方法。

设计理念:

以"诱思探究教学论"为指导,遵循"探索――研究――迁移应用"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过程。借助问题情景的创设,以问导思,逐层推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现重难点突破及知识迁移。在亲身体验和探究中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具体来说:让学生课前大胆假设对分离现象做出解释并交流讨论,以问题导学的方式层层设问推理,养成学生思考的独立性;自主探究实验让学生体会科学发现的方法满足他们的探究欲望。设计实验验证假说,一起体会科学的严谨性。总结规律后从规律的应用中落实知识点,学生能够体会理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兴趣及学科素养。

学习目标分析:

认识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内容体会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说,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体会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懂得应用数学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能绘制遗传图谱,能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媒体设计:

课件,性状分离比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操作程序

教学策略

学习策略

策略分析

复习引入

[ 引入]复习以图解的形式表示"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观察现象

问题引入新课内容。

课前小组讨论大胆假设对实验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思考问题进入新课。

让学生课前交流假设,学生在期盼解开迷惑的状态下开始新课。 

创设梯度问题情景,层层深入推理

问题一:亲本的高茎性状可遗传,

是通过什么物质实现的呢?

问题二:控制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在F1代细胞中消失了吗?

问题三: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还是成单存在呢?

问题四:如果成对存在,控制F1性状的是DD呢还是dd呢?

问题五:形成生殖细胞时遗传因子是否一起遗传,共进退?

问题六:受精时雌雄配子如何结合?(使得性状分离比为3:1)

[ 逻辑推理、讨论并回答]

1.遗传因子控制生物的性状,控制显性的用D表示控制隐性的用d表示。 D 对d具有显性作用。

2.F1自交后代产生隐性后代,说明遗传因子d没有消失,没有混杂和融合。

3.成对存在。

4. 如果是DD,F1自交后代不会产生隐性后代所以推测F1 是Dd 

问题引领诱发探究心理,分析推理,学会解释现象并做出假说。消除假说的神秘感,同时掌握科学思维突破难点。

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的目的

要求,明确相关的问题。 

交代小桶和彩球分别代表什么,明确实验目的。请一小组上讲台做,纠错。探究:这些彩球形状大小质量等同,有什么意义?双手同时各抓小球表示什么?为什么一只手只抓一个?某同学连续抓取了三次都是Dd,那么第四次也一定会抓Dd吗?

分组,设计好实验结果记录表格,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处理实验数据汇报实验结果。联想推理得出遗传因子分离后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将实验结果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结果作比较,理解"实验样本数量足够大,是满足统计学规律的必要条件之一。"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应用数学统计法掌握数据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能力、合作能力。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将我们推理的假说与孟德尔的假说比较,用孟德尔的假说解释分离现象。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它们是独立的但有显隐性之分,并且在遗传中不会消失的。

2.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3.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用假说绘制遗传图解解释分离现象。

理解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的意义。体会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含义。掌握绘制规范遗传图解的方法。渗透孟德尔挑战权威的精神。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探究:如果孟德尔的假说成立,那如何测定F1是Dd?

明确实验目的,引导同学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绘制遗传图预测实验结果设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 

合作设计实验,测定F1的基因型以验证假说是否成立。相互交流,得到最佳实验方案。

如果用F1自交两个都是未知不好。豌豆自然下是纯种,如果用纯种高茎,不能判断。如果用纯种矮茎

能否判断,绘图纠错,推出假说成立。

学会设计实验,并分析实验方案。体验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创新之处。培养合作能力。

理解测交实验方法的含义。

反复实验,总结规律

假说成立总结成为规律。

归纳分离定律的要点,与课本做比较。

学会概括和总结。

了解分离定律重在分离。

领悟假说演绎法

课堂小结

课后拓展:假说演绎法与归纳法的区别。

回顾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发现过程:

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反复实验总结规律。这个过程就是假说演绎法。

理解假说演绎法,掌握这个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既是课的小结又是假说演绎法的好例子,轻松突破难点。

分离规律的应用,技能训练。

反馈练习。

列举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出示习题。

课后拓展:讨论为什么近亲不能结婚。

了解生产生活中应用分离定律的例子, 独立思考做习题,交流讨论答案,互相纠正错误。

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及时反馈学习情况,且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中,提高学生的课堂成就感。

教学反思

因为本节课是遗传学的基础也是关键和重点,逻辑性强,推理严密,学生还没有任何遗传学知识,要在一节课里解决几个难点比较困难。

我翻阅了大量的书籍,经过几周的精心备课,对教材做了适当的处理。

(1) 先创设问题情景层层推理和学生一起推出假说,与课本假说做比较,消除同学们对假说的神秘感,知道解释一些现象。

(2) 将验证实验改成探究实验,满足同学探究心理,体会探究的科学方法。

(3) 通过对课时的小结回顾基因分离规律得出的过程,推出假说演绎法,让学生轻松突破难点。

(4) 注意课堂向课外的延伸,留下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课后拓展。

(5) 问题导学法,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符合新课程理念。

(6) 但是整节课内容太多,难度大。

在整个过程中,我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如何处理现代技术与传统手段的关系,如何比较多版本教材,如何用教材;如何取舍习题如何精选,如何正规板书,抓问题的关键和本质;如何设置问题情景等等。总之,受益非浅,感谢指导我的每个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