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9-04-19 2019-07-1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所学内容。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遇到的情况,完成一份“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要体现教学重点难点;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300字。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严致森    提交时间: 2019-06-04 10:35:24    浏览数( 0 ) 【举报】

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

第四课  走向小康 第一框“感受小康”教学设计

版本:教科版

年级:九年级

册别:全册       

章节: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走向小康”设置了两个主题:“感受小康”和“解读小康”,是本单元“财富论坛”的引子。在本课单元中,第一课和第二课是第三课的基础,第二课承前起后,是连接第一课和第三课的桥梁和纽带,第三课是前两节内容的深化。各部分之间呈现出比较密切和协调的整体联系。因此,学好本课,对于整个单元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学情分析

进入九年级后,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社会更加关注,思想品德课程应将教学的视角引向更加广阔的社会领域。“小康”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在头脑中有一定的概念,但是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小康”还需要理性的分析和思考,这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需要事实材料和理念性材料的辅助。搜集、查找资料,阅读有关资料并进行理性分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补充更多的资料。

三、教学方法

本课设计“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开放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课前调查,课堂交流与讨论及启发式等形式引导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最终在同学的互相影响下形成共识,使学生真正从情感态度、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使教学较好地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

首先,通过老师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家中老人,在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变迁,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切入主题,让学生想说的事感兴趣且关心自己身边的事例来体验人民生活的变化;为认识到我们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全面的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其次,通过学生说自己关心教学环节来引导归纳,初步形成对“小康”一词在感性上体验到中国人民富起来,通过分析对比,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这一历史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初步形成对小康社会的感性认识。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前调查家中老人,在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多方面探究活动和教师点拨指导相结合。思考并写出自己对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的看法,以及课堂上进行交流。从而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明确下一步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感受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感,懂得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第四课是本单元“财富论坛”的引子,相对于其他课来说,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本课的两个框题可以合并在一节课上。“感受小康”“解读小康”两个框题相比较,第二框题“解读小康”是重点。因此,本节课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小康”一词的含义、小康的实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目标中的地位、“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含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欣赏音乐《越来越好》,感受小康生活 

1.欣赏音乐《越来越好》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2.交流歌曲反映了新世纪哪些巨大变化?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的。

师:今天,我们在感叹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时候,常常使用一个什么词?

生:小康(揭入课题)

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渲染气氛,展示主题。

二、新课教学环节 

【活动一、说你想说的事】

1.请你展示我家”“家乡国家在生活中的变迁调查结果。 

2. 学生呈现老百姓对小康生活的描述,学生了解老百姓眼中的小康生活。

1)我家盖了三间瓦房,买了拖拉机,我过的就是小康生活,不愁吃穿嘛!

2)我家买了一百多平米的新房,买了小轿车,我家算是小康了。

3)我妈妈爸爸都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属于中等偏上,我妈妈说我家的生活就算是小康生活了。

师小结:这就是“我们眼中的小康生活”。我们穿的服装,一日三餐、住的房子和出行方式有了哪些变化。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小康生活,了解人民对小康生活的期盼

【活动二、说你关心的事】

1.呈现多媒体资源反映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等方面变化的照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引发学生的看法与讨论。

2.学生交流各自对小康社会的看法。可以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人们的精神面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如(衣食住行)体验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就。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意见和看法,总结出小康社会和小康生活的内容。 可以引导学生用“从              ”总结百姓生活中的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小康社会。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康社会的美好,为后面教学活动做铺垫

【活动、说你身边的事】

1. 总结:靓起来的衣着:人们衣着求新、求美,讲究舒适、大方,“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精起来的饮食:食品消费从吃饱逐渐向讲究营养、风味、方便等集约消费方式转变。大起来的住房:一家一套房甚至多套房取代了三代同堂,房子更大舒适;多起来的私家车:越来越多的人圆了私家梦……

2. 教师:这些巨大的变化是我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具体表现。我们从中真实地体验到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足,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小康。

3.教师设疑:1)这些变化表明(说明)了什么?

2)我国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变化,体会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在感性认识引入,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的基础上探讨出我国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的的原因。 

【活动四、说你未来的事】

教师设疑追问请结合调查结果分别用一个词描述你父亲和你初中时代的生活状况,或用图画描绘家乡美好的未来。请你畅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的景象。

设计意图请学生发表意见,说说学习了本节课后的感想,又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总结:我国实现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来之不易,意义深远;我们一定要好好学本领,为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三、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

1. 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

年份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1990

542%

588%

2008

379%

437%

表格中数据表明我国(      

A.人民仍然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B.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存在明显差

C.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已经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

2. 衣食住行话变化的主题活动中,一些同学热议了行的变化
孙川同学:从97年到现在,火车实现了六次提速。
刘璐同学:火车不但提速了,而且开到了被外国人断言开不到的方  

——青藏高原。
李义同学:水泥路修到了我家门口呢!

▲请也围绕主题参与讨论:除了的变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变化?试举一例。

 

 

 四、板书设计:


过去

现在

小结

 

单一

时尚化

一衣多季一季多衣

 

吃不饱

吃得好

有啥吃啥

啥吃啥

 

土砖房

高楼大厦

砖木房小洋楼面积小面积大

 

走路

小车

自行车摩托车、私人轿车

 

1. 得出结论:①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到小

康的历史性跨越;②党的领导是正确的;

2. 探究原因: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了改革开放;③我国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⑤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原因)……

七、教学设计点评:本课设计遵循了“生活中的歌曲(导入)——教学(分析、体验)——生活(回归)”思路,使国情教学与之对应环节“说你想说的事——说你关心的事——说你身边的事——说你未来的事”进行展开教学且贴进学生的生活,又引导学生从改革开放中的衣、食、住、行展开畅想未来的小康,同时为下一节“解读小康”内容奠定了基础,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做好了辅垫。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7-02 10:25:0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