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9-04-19 2019-07-1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所学内容。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遇到的情况,完成一份“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要体现教学重点难点;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300字。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黄丽丰    提交时间: 2019-06-04 16:34:11    浏览数( 2 ) 【举报】

课题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黄丽丰)

学习目标

1、背诵本诗。

2、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

炼句缘景明情。

4、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

同风格。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难点:

“坼”“浮”字妙处的理解。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复习导入

复习背诵必修三杜甫的《登高》一诗,回顾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归鸟、落木、长江

意境:沉郁悲凉(萧瑟凄凉),雄浑开阔。

情感:长年漂泊,老病孤愁,时世艰难,忧国伤时。

今天我们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登岳阳楼》,看看这首诗又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二.触摸诗人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分为四个时期 :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写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今湖北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二.诗歌   感意境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一字,老病//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学生个人朗读,集体齐读试背诵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节奏划分、抑扬顿挫和舒缓轻重)

三.指导赏析  置身诗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方法指导:

吟诵——抓意象(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诗中事)——想像与联想——意境——明情

(一)描绘画面 感意境

1.描绘画面

过渡:有的诗歌意象常见,且通篇基调一致,这样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相对容易把握,可是杜甫的《登岳阳楼》,用到的是比较少见的意象,而且这些意象之间,具有较大的跳跃性,尤其是从开阔博大的“吴楚、乾坤日月”一下子跳到狭小的“孤舟”。怎么理解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这就是置身诗境的方法。

联意象--学生发挥想像,想像诗歌描述的画面;

提示个别难理解词语:坼:分裂 乾坤:天地   戎马:代指战争凭轩:倚着楼栏杆

涕泗,眼泪;,鼻涕

现在就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可让两生描绘,比较想象能力)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雄阔壮观的洞庭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在上面。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2.初感意境

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              

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

孤舟——孤单漂泊

(二)置身事境       明情

缘景明情”,简而言之,就是根据我们在想像中勾勒出来的诗人描绘的意境,触景生情,去感受、体会处于这样的意境中自己萌发的情感,从而推想诗人的情感。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句平实的叙事中,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

昔闻:慕名已久、向往之久

今上:夙愿得偿,幸事一件

2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明确: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师评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诗人青年时代当值开元盛世,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祖国山河残破,疮疾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

之间,未简单的以 ”“之词加以填充,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回味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

(三)置身景境 缘景明情

1. 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坼、浮)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

明确:(词)“坼”是裂开的意思,这里引申为划分。“浮”是漂浮。 (句)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地,日月星辰昼夜都漂浮在湖水之中 ,(境)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宏伟奇丽的壮阔图景。 (手法)诗句寓情于景, (感情)寄寓了诗人长期漂泊无归的情感,表现了他宽广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

提示炼字题规范作答模式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A(2)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B(含修辞C)。

3)点出该字作用(读者主观感受D),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诗人感情E)。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比较: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翰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意境:博大壮阔)

比较一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比较,各有怎样的妙处?

比较:孟浩然的诗句写出了洞庭湖丰厚蓄积,澎湃动荡,极为有力,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杜甫这一句诗的气象则更为阔大,孟诗中的视野仅及于长江北岸的云梦泽,而杜诗则扩大到了吴楚两地,甚至把整个宇宙都包容了进去,这样的境界假如不是胸中大有丘壑,是写不出来的

孟浩然借写洞庭湖景表达个人“欲济无舟楫”,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心情,不免拘限于个人的仕宦得失。

杜甫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情

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              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

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二)置身事境       明情

 探究:面对烟波浩渺八百里洞庭,诗人杜甫此刻有何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

①“凭轩涕泗流”的原因: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1.析“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酸楚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因而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

情感念亲、哀己、忧国

和无边的宇宙“对应的是什么呢?是一个极为渺小的有限之身,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行吟者, 是被命运抛弃于苍茫湖水之中的如此穷愁潦倒的一个孤魂。缺衣乏食,居无定所,得不到亲友的慰藉,连一个赖以承受痛苦的正常的身体都没有。飘零、孤寂、衰老、贫病,一个活人生存所需的空间萎缩到不能再萎缩。

作者的孤寂渺小与颔联的湖阔雄伟形成鲜明的对比,愈益显出自已的痛苦之情

写出了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2.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挚情

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此时的杜甫呢?他是“穷也胸怀天下,胸怀百姓”啊,他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你们还从他的哪些诗句感受到了呢?

孟子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杜甫不论穷达,都要兼济天下

孔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杜甫无论在位与否,都要谋其政。

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

文士可以是民族的灵魂和良知,却难以成为民族的脊梁。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而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鲁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

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这涕泪之中,有对亲

 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

 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

 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

 自悼。

3.、呼吁召唤   告慰诗圣

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 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互为表里,故虽悲伤却不消沉,虽沉郁却不压抑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声背诵《登岳阳楼》吧。

四.板书小结    告慰诗圣

1.板书

①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楚、 乾坤、孤舟           

②意境:沉雄悲壮、宽阔宏伟  博大深远 

③情感(复杂):洞庭湖之礼赞、济世理想之不灭、身世飘零之悲苦、国家命运之担忧。

2.小结

小结:名为“登岳阳楼”,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屏弃了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

  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洞庭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
  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家国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引题交代背景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写景宽阔广大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个人景况凄凉落寞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国事艰难广阔胸襟

 

前四句写壮景  → 宽阔广大  开阔

                             ↓  

五六句叙身世 → 凄凉落寞    狭窄

                             ↓

七八句抒感慨 → 广阔胸襟    开阔

 

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 别林斯基

五、自主赏析: 

通过《登岳阳楼》的赏析,我们又一次学习运用了诗歌鉴赏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下面请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赏析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后面的几个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楼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1,、描绘画面,比较诗境诗风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

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此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诗中描写了在岳阳楼极目远眺所见到的景象,表现了一时乐以忘忧的闲适旷达的襟怀。

2.炼字

1.颔联的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途中的喜悦之情。      

 “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2.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意 境                   风格

诗   写雄浑壮阔之景       抒忧时伤世之情沉郁顿挫

李诗  写宏伟壮丽之景        抒轻快喜悦之情李诗豪迈飘

3. 较后感言

李白与杜甫

梦中天姥,崖间白鹿,豪放飘逸,皆叹谪仙风骨

江畔孤舟,途中瘦马,沉郁顿挫,尽显诗圣品格 

 

五.作业布置  温故知法

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自学并背诵默写杜甫的《旅夜书怀》。

拓展文化视野,积累关于岳阳楼的诗句。

结束语:

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从而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这一堂课,我们进一步熟悉了赏析诗歌的重要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只要同学们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时,重视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体会诗歌所再现的意境,并抓住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进行赏析,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陶醉在中国古典诗歌所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之中。

 杜甫以其沉郁顿挫的风格,通过情景相衬的方式写出了自己的苦闷心情和对国家百姓的担忧之情,从总体上看,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阔相交融,悲伤却不消沉,沉郁却不压抑。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地忧虑和关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高尚的爱国诗人形象,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附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7-02 10:24:49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