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4-19 2019-06-15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研修成果(题目自拟)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1. 重点围绕“ 教学习惯改变”,提交教学设计,

2. 字数要求600字以上;

3. 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陈秀平    提交时间: 2019-05-03 15:38:19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选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私塾、背诵、照例、流利、糊里糊涂、霎时、戒尺、鸦雀无声、厉声、挨打、一字不漏、摇头晃脑、壮着胆子”13个词语,会认“懂、那、背、刚、勇、答、题”7个字。

2、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学习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2、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敢于质疑,不懂就要问。

【教学重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具准备】纸张、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          在这个学期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名人、伟人,他们身上都有许多可贵的品质,让我们来回忆一下。

(1)            看图片:《奇怪的大石头》——爱思考的李四光

(2)            看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勤学好问的孔子

3)讲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很想去去伯伯家看鸽子,可是她却没有去,选择了在家:课件出示:叠花篮()

去伯伯家看鸽子()

她是守信用的宋庆龄。她被尊称为“国母”。

2、同学们,你们知道谁被尊称为“国父”呢?他就是——孙中山先生。(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他小时侯上学的事情。

4、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不懂就要问,这个“懂”字怎么记?(“树心旁”代表 “心” ,心里明白了就是“懂得了”,心里不明白就是“不懂”,——不懂就要问)

(设计意图:本册课文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讲的都是名人的故事,通过图片、名言及讲故事三种不同的形式让同学们回忆起名人的故事及他们身上可贵的品质,从而引出介绍人本文的主人翁——孙中山。再让学生认识孙中山,向学生简单介绍孙中山的生平事迹,使学生对孙中山有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愿望。)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自读提示,自由读一读课文。

2、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要考考大家,都读懂了吗?这里有三个名人,在这三个名人后面藏着和课文有关的三个任务呢?你更喜欢谁?你想先挑战哪个人物呢?

1)李四光后面:你会读吗?私塾、背诵、照例、流利、糊里糊涂、霎时、戒尺、鸦雀无声、厉声、挨打、一字不漏、摇头晃脑、壮着胆子

2)宋庆龄后面:填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写了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懂就要的事。(谁在哪做了什么?)学生齐读。

3)孔子后面: “私塾”、“戒尺”的意思?教师简介“私塾”: 一个教书先生,几个学生,一把戒尺,几本古书。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学堂——私塾。它特别强调“死记硬背”,学生背不出来,先生就会用戒尺打手心。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之后,把字词句、课文主要内容、历史背景三个重、难点设置成三个任务放在三个人物之后,让同学们来选择完成,教师相机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扫清字词障碍,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初步了解私塾教育,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不懂就要问这是课文中人物说的话,说说这话出现在哪个自然段?(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孙中山的原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这是文中的中心句。

(抓住课题和中心句可以帮助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是谁说的话?(孙中山)

板书:孙中山

2、孙中山小时候在哪里读书?(私塾)

3、那时候的私塾是怎样上课的呢?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认识“”字。)

板书:私塾读书 死记硬背

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深入了解私塾教育的特点,要让学生懂得,正因为先生只教读和背,从来不讲意思,所以才发生了孙中山提出问题,要先生讲意思的故事,这也是故事发生的原因。)

 四、学习第二到七自然段。

1. 快速默读课文二到七自然段,想一想:孙中山每天来到学校是怎么做的,做到了老师的要求吗?

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2.“照例”是什么意思? “流利”一词说明了什么?结合课文理解:

    例:和以前一样,天天如此。

    利:背得熟练。

教师引读:

星期一,孙中山来到学校,流利地背出所学的功课。

星期二,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老师读:星期三,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指着一名学生接读: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老师读:星期四,……指着一名学生接读:(课件上)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老师读:一个星期后,孙中山来到学校……让全班接读:(略)

老师读: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年复一年,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3可是孙中山满足于这种现状吗?(不满足)那他是怎样想的?

出示句子,比较句子意思,指导朗读。

a.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b.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什么用。

糊里糊涂地背是指怎样地背?(不懂意思地背)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然后齐读,强调语气。

4、孙中山在私塾里就是读了就背,读了就背,他不满足这种状态,他又是怎么做的?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们背的这段课文是什么意思?请您为我们讲讲吧!”

 “壮着胆子”是什么意思?(鼓起勇气)为什么要壮着胆子问呢?因为这是在私塾里读书,私塾读书 死记硬背

私塾的老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允许提问,所以孙中山才要壮着胆子问。现在的老师是怎么教学的?

哪位同学试着读一读孙中山的话,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稍重,表示恳求,期待的语气)齐读

5孙中山给老师提了意见以后,别的同学怎样?(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把其他小朋友吓呆的神态说出,此时小朋友心里是怎么想的?(孙中山不怕挨打吗?孙中山闯祸了。)

别的小朋友都不敢问,很害怕,只有孙中山一点也不害怕。

6、先生听后,有什么反应?

课件对比:拿着戒尺,厉声问道

收起戒尺,让孙中山坐下,讲得详细。

拿着戒尺,厉声问道我们可以看出,先生被他这一问,生气了。教师模仿先生,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先生有没有打他?(没有)为什么没打他?

7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比较:a.“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b.“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课文背了出来。

(从“一字不漏”说明孙中山背得很流利,很熟悉,说明孙中山学习非常用心,是个勤奋学习的孩子。他不光会背,还敢于发问,他真是一个————的孩子。(学生答:勤学好问)读课题:不懂就要问,面对这样一个勤学好问的孩子,先生为什么没打他?(先生被他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打动了。先生不但没有打他,而且还讲得很详细。)

板书:敢于提问 虚心请教

8、分角色朗读:第45自然段。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孙中山“会背了”、“一字不漏地”背诵,说明正因为孙中山确实已经完成了先生留的功课,他渴望进一步理解所背的文章内容,而不是在课堂上无理取闹,所以先生才改变了态度,破例给孙中山讲解书中的内容。)

9、小结:孙中山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读了就背,死记硬背,这是100多年前私塾的学习方法,现在学校的老师是怎样上课的? 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吗?(老师鼓励大家举手提问,鼓励大家不懂就要问。)你认为是现在的学习方法好还是过去的做法好?为什么? (现在的好,过去读了就背,死记硬背,不能提问,现在的老师鼓励大家举手提问,不懂就要问。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或教育的不同。)

五、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情景朗读。

1.过渡语:过去的私塾是读了就背,不允许提问的,在那样的情况下,老师指着一个学生问:孙中山,你怎么敢问那?难道你不怕挨打吗?(学生答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2再次介绍孙中山:在过去的私塾里大家都不敢问,但是孙中山却敢于发问,不懂就要问。孙中山从小就敢于发问,敢于质疑。长大后敢为人先,领导了“辛亥革命”,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板书:(勤学好问)

4教师小结:孩子们,100多年前,那时的孙中山读书时敢于不懂就问,我们现在依旧要——不懂就要问。

设计意图: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再次详细介绍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学习他敢于质疑、敢为人先的可贵品质。)

六、学写儿童诗。

不懂就要问

咦咦,这个字怎么读?

不懂就要问,

字典老师悄悄告诉我。

 

哦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不懂就要(    ),

老师亲切解答我。

 

呼呼,风儿为什么吹呀吹?

(      )就要问,

冷热空气流动风在吹。

 

啪啪,苹果为什么落在牛顿头上?

(                       ),

(  地心引力发现了。)

 

噗噗,水开了怎么掀动了茶壶盖?

(                          )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呀呀,蚊子的腿为什么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                       ),

列文虎克发明了(      )。

 

哗哗,雨儿打在荷叶上怎么不会湿?

(                         ),

鲁班发明了(   )。

 

(                              )?

(                              ),

(                              )。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儿童诗的形式,盘点名人的故事,升华课文要歌颂的可贵精神,学习名人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求学精神。)

【作业设计】1、续写儿童诗《不懂就要问》

2、积累有关质疑的名言警句,并且制作成书签,送给好朋友。

 

【板书设计】

不懂就要问

私塾读书  死记硬背

孙中山

敢于提问 虚心请教

(勤学好问)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6-11 18:48:34

研修成果

最新研修成果

推荐研修成果

热门研修成果

热评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