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4-19 2019-07-1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研修成果(题目自拟)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1. 重点围绕“ 教学习惯改变”,提交教学设计,

2. 字数要求600字以上;

3. 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黄茂清    提交时间: 2019-05-13 15:45:57    浏览数( 1 ) 【举报】

课  题 2. 滑轮__教学习惯改变之让学生的学主导课堂  
三维目标 
1.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理解滑轮的原理 , 知道滑轮的作用。
2.由问题的提出、猜测、经过实验探 究 , 使学生亲身经历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
3.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 从而领悟科学的思想和 精神 , 培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 集 , 培养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定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 动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刻度板
教学程序
一、新课引入
    教师先举一个滑轮的实例,再要求学生举滑轮的例子,根据使用时滑轮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即按定滑轮和动滑轮分类)。
    提问它们的特点是什么,由此学生总结出滑轮定义: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 
    学生总结滑轮分类——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的叫做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做动滑轮。
1 .定滑轮:观察定滑轮。定滑轮工作时,它的轴固定不动。 如旗杆顶部的装置为定滑轮。(学生回答只要意思符合即可表扬鼓励)
  提问: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
 演示实验:称量钩码的 重力;演示如图所示的 实验,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拉力的方向改变,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特点是 G = F 。使用定滑轮吊起物体时,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达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提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那么能否省距离?能否省功?
 按照下图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s 与物体上升高度 h 相等,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由此得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功。
2 .动滑轮
    (1) 教师边讲边演示动滑轮提升重物。
    要求学生讨论分析,此时提起重物使用的滑轮与刚才演示实验使用的定滑轮有何不同点?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学生代表小结:动滑轮工作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另外用力方向也不同,用定滑轮时拉力方向是 向下的,使用动滑轮提升 重物时拉力的方向是向上的。(只要总结出特点即可,教师再继续引导学生补充,让学生说出来而不是教师讲)
    (2) 提问: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动滑轮中绳的拉力和做功情况怎样?
  (3) 组织学生实验,按课本实验探究,参照下图进行实验。
  由于研究定滑轮时教师已演示过实验,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出实验步骤。
  说明:重物用 2 个钩码表示,有利于分析数据。用弹簧秤测出钩码重。读取弹簧秤的示数时,跨过动滑轮的两条绳要竖直、平行。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验完毕后 ,教师请几组学生分别将自己的一组数据填到教材中的表格中,分析学生数据。
  (4) 师生共同总结:
  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弹簧秤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
  两根绳子吊着重物和滑轮,这两根绳子的力之和约等于钩码的重力,符合平衡力的原理。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 H 的 2  倍。
  使用动滑轮不能省功。
  说明: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了,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 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
三、课堂小结
   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7-02 13:26:55

研修成果

最新研修成果

推荐研修成果

热门研修成果

热评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