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4-19 2019-06-15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研修成果(题目自拟)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1. 重点围绕“ 教学习惯改变”,提交教学设计,

2. 字数要求600字以上;

3. 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魏月娥    提交时间: 2019-05-16 16:22:38    浏览数( 0 ) 【举报】

  教师的教学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将让学生终生受益。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已经形成的教学方面的一些不良习惯明显地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摈弃以前的教学习惯,探索新教学理念下新的教学习惯,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创新能力的重任,否则新课改就会流于形式。 

   

  一、目前教师还存在的不良课堂教学习惯 

   

  1、喜欢面面俱到的习惯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上课只须带上耳朵听,带上纸笔,老师讲、学生记即可。目前,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还传承着这一模式,课堂上教师讲得面面俱到,从分析课文到讲解习题唯恐落下一处,45分钟都是老师一个人唱戏。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累得腰酸背疼、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也听得是头昏脑胀、昏昏欲睡。这种情形下,学生既没有思考的时间,也没有独立思考的权力,所得到的是书上写的东西或老师理解的东西,却没有自己思考的东西,也不能形成自己的思考习惯,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个性被扼杀了。久而久之,学生倒滋生了另一种习惯――思维懒惰:三尺讲台成了教师分析问题、灌输知识的舞台,全班学生成了天然的听众。教师的分析能力与日俱增,学生的思维能力却受到制约。 

  2、喜欢自设“陷阱”的习惯 

  自设“陷阱”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提的问题其实都是自己在事先设置的一个个“陷阱”,学生的回答必须符合自己所预想的答案,也就是学生的回答都得跳进自己的“陷阱”才对,这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否则就不对,就得千方百计地一步步引导,也就是往自己预先设置好的“陷阱”里引导。这样,最终的结果是教师提问越多,陷阱也就越多,限制学生的思维也就越多。课堂看起来好象很热闹,好象学生也在积极思考,但都是在按照教师的框框和设计好的思路去思考,最终学生都得跳进“陷阱”。很多年来,我们都被这种看似活跃学生思维的表象所迷惑了,这其实没有发展学生的思维,与传统的教学没什么本质的差别,还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3、喜欢吵闹课堂的习惯 

  先前是教师完全地占用课堂,充分利用四十五分钟,一厢情愿地填鸭,一味地灌输,限制了学生主体思维活动,是安静的课堂。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要求学生探究、讨论,于是就认为课堂不能安静,很多课堂上我们看见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习、讨论,课堂就开始吵闹了。固然,我们不要求课堂越安静越好,但单纯地吵闹也不是好课堂,我们要区别对待,安静好就安静,“吵闹”是要学生思考问题,是在自主探究问题。讨论问题要有组织、有纪律,探究要有价值,不能游历到课外,不能只完成讨论的形式,象完成教学任务似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重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新能力――教与学不能分离。 

  4、喜欢“告诉”的习惯 

  “告诉”的习惯,就是什么都告诉学生,学生问老师问题,老师马上就告诉他,或者马上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不妥,不妥就不妥在“告诉”上――有问必答并不好。孟子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比喻善于引导或控制。老师要弄清学生疑在何处、为何质疑。我经常要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再到书中找到问题,有问题就表扬,但首先要自己去解决,这样就要求学生反复去阅读、思考。如果一有问题马上就解决,很容易养成学生的懒惰习惯,对老师有依赖性。有些问题我会留在课后去解决,有些会留在下节课再解决,而往往到这个时候已经不要我解决了,学生自己早解决了。自己解决了问题,学生积极性就会更高,学习兴趣会更浓,关键是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有问题不要马上“告诉”,教师要养成“不告诉”的习惯,要留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修成果

最新研修成果

推荐研修成果

热门研修成果

热评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