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4-19 2019-07-1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研修成果(题目自拟)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1. 重点围绕“ 教学习惯改变”,提交教学设计,

2. 字数要求600字以上;

3. 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王志红    提交时间: 2019-05-23 11:51:57    浏览数( 0 ) 【举报】

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授课时间

514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高一

课型课时

新授1课时

目标确立依据[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课标分析[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来源:学&科&网]

考纲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展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不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表现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建立“福利国家”这两个子目所讲述的内容。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则是因为它所容纳的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调节,它使生产力仍能得到较快发展,即表现为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出现这一子目所讲述的内容,其出现的影响不局限于资本主义世界,而具有普遍性和全球性。第一子目叙述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前一个阶段中,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在战后20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师可利用有关图表对这一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予以展示,并指出战后经济增长最快的是日本,其次是西欧国家。至于日本和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个性因素,教师不必展开讲述,但一些共性的因素,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知道:一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力度加强;三是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日益深入,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此外,教师需帮学生归纳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面临战后重建。至于各国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措施,教师可补充有关史实,并让学生从中归纳出一些共性措施,如实行国有化、采取经济计划和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在后一阶段中,资本主义国家面临又一个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并出现“滞涨”这一现象。教师需对“滞涨”作简单解释,还可以交代一下这次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根本原因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是70年代初中东爆发第四次战争引发石油危机。教师应重点讲述美英等国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并归纳出共性,即减少政府的干预,削减政府开支,减少对资产阶级征税等。第二子目围绕“福利国家”制度的目的、实质、主要内容、发展经过和影响展开。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应利用现实案例或具体材料来呈现,一一印证教材中的观点。需要学生作辩证思考的地方是“福利国家”制度的评价。一方面,它缩小了贫富差距、扩大了社会消费,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使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国债急剧膨胀,导致纳税人税收负担过重,而且一定程度上培植了社会惰性,不利于人们发挥劳动积极性。第三子目分别叙述了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这一部分内容比较好理解。教师主要需向学生指出第三产业有利于减少经济危机的集中爆发;其次应指出“新经济”实质上就是知识经济,它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其实质就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最后,教师在小结本课时,需指出: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也是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经验。这些变化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带来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学情分析

本课讲授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并未系统学过世界史,因此他们初次接触本课会有许多不适应。高一学生在学习必修1时对冷战有过了解,但对同一时期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并不了解。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知道20世纪初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罗斯福新政标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式形成。上述内容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重要知识铺垫。本课的学习重难点在于:一、经济术语比较多,学生存在不理解的困难,教师应尽可能作最直白的讲述;二、本课与下一单元部分知识有联系,如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教学内容容易偏离主题。教师应紧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条主线来作讲述。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教材P88-90,能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及其背景

2. 通过所给材料,能分析“福利国家”建立的背景、方式、实质和影响

通过所给材料,能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带来的影响

重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调整

难点

“福利国家”的评价;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出示新闻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及有关图片。从战后空间技术的发展过渡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激发兴趣


巡视

阅读课本,完成基础感知


巡视

讨论深入学习


聆听 更正 勘误

学生代表发言


聆听 更正 勘误

学生补充 质疑


做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史论归纳】

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1)生产向大公司集中的趋势不断加强,大垄断组织实力增长惊人,加强了对生产的控制和垄断。

(2)巨型垄断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分布范围更加广泛。

(3)垄断公司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显著增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空前增长。

(4)银行金融路垄断资本实力空前增长,发展速度惊人。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已出现物质基础,至20世纪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初具形态。在一战后的欧洲,特别是德国,它得到较大的发展,逐渐向体系化过渡。国家垄断资本体系的最终形成确立是二战后完成的。

3.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体系形成的因素

(1)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a. 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排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b. 凯恩斯主义、芝加哥学派(货币主义)等理论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c. 工党、社会党政府的经济结构改革措施(如国有化政策)是国家垄断资本体系形成的政治催化剂和主要标志。

(2)战争的特殊作用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

战时管制措施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站铺平了道路,扫除了障碍,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经济危机呼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把国家垄断资本推向体系化和成熟。

危机期间,单靠私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矛盾,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挽、挽救危机的

“救世主”。

(4)二战后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

(5)对苏联计划经济手段和机制的借鉴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

(1)国家垄断资本的企业体系。这个企业体系的核心是国有化企业,另外还有国有森林和矿山等。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各国国有化企业数目增加迅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地位突出,影响巨大。

(2)国家垄断资本的财政体系。国家财政收支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逐年升高,是国家垄断资本高度发展的结果。在这个体系中,收入主要依靠税收机制。

(3)国家垄断货币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和国有化银行、国家信贷机构、国家货币金融政策三方面内容。

(4)国家垄断社会管理和调节体系。这主要是指国家制定和执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协调地区发展平衡,对经济部门结构进行调整,制定和执行社会收入和保障政策等方面所形成的社会管理和调节职能。

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与垄断资本在经济领域内的结合,国家占有并支配垄断资本的核心部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国家干预和调节功能,并通过福利政策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实现社会利润的再分配,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新的资本形态下继续发展。

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

(1)国家财政开支过度膨胀,财政赤字增长速度过快,国家债务负担沉重,使国家的干预和调节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危机。

(2)通货膨胀政策难以驾驭,通货膨胀恶性发展、持续时间长,使国家依靠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发展的反危机措施基本失去功效。

(3)国有企业生产的政策性亏损日趋严重,经济效益增长缓慢,加重了政府财政补贴的负担。

(4)福利政策体系与计划参与政策系统日渐落后,远远满足不了战后几十年急速发展的形势需要。

7. 二战后西欧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

(1)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战后勃然兴起,为生产力的革命性突飞猛进提供了动力和方向。

(2)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较大的适应性调整主要表现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的能力空前加强),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领域。

(3)在生产力飞速发展和国家垄断资本形成体系的基础上,生产社会化与国际分工日益深入,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经济联系空前紧密,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8.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

美国

杜鲁门的“公平施政”(扩大就业);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扩大社会保险范围);肯尼迪的“新边疆”政策(减税);约翰逊的“伟大社会”计划(减税);

英国

艾德礼政府的国有化措施

法国

第四共和国和第五共和国的国有化措施;第四共和国的莫内计划(规定生产指标和政府投资项目)

西德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即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日本

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实行经济民主化改革(包括解散财阀和农地改革)

9.20世纪7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是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的冲击。

(2)表现:“滞涨”,即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

(3)应对:①美国里根政府兼采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大幅减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取消规章约束和严格控制通货流量;②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货币学派的经济政策,削减社会福利,降低通货膨胀率。

. 建立“福利国家”

1. “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及其评价

1发展历程:

①起源:罗斯福在新政中开始实施社会救济。

②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福利措施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利”。

③完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完备,范围涉及生、老、病、死、教育等方面,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及其在政府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④缩小: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动摇了“福利国家”的基础。英、美等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调整或改革,竭力控制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2评价:

①积极作用

a. 福利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b. 福利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社会消费,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使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他们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促进社会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②消极影响

a. 政府福利开支迅速增加,使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国债急剧膨胀,导致纳税人税收负担过重。

b.福利制度是一种奖懒罚勤的不合理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风气和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竞争精神

.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兴起和繁荣的原因

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的一些环节和经济运行、管理体制进行调节和改善的结果

2)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转向服务性的需求,促使服务型劳动从物质生产部门中独立出来,最终导致新兴服务业的产生。

2.“新经济”出现的原因

1)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即时应用。

2)全球经济一体化。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及评价

1)表现

①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形态。

②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

③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进步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同时还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

④经济全球化:由于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2)评价

①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新变化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经济“滞胀”、财政危机等新问题。

②资本主义之所以不断调整政策,不仅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也是与社会主义制度接触中的借鉴的表现。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7-02 11:11:22

研修成果

最新研修成果

推荐研修成果

热门研修成果

热评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