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4-19 2019-06-15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研修成果(题目自拟)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1. 重点围绕“ 教学习惯改变”,提交教学设计,

2. 字数要求600字以上;

3. 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吴金花    提交时间: 2019-05-28 20:39:19    浏览数( 0 ) 【举报】

《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

【教材依据】《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一篇,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先秦到汉魏晋时期的诗歌。《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选辑,内容多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和士人团体的失意和苦闷。善用质朴平实的文字展示深情,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一、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六首,诗歌用悬想式的对写法,抒发男女主人公相恋却不得相见的无奈与忧伤。学生要通过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表现主人公情感的词语和诗句,分析诗歌意象,并体会其所营造的意境。

高一级学生在学习诗歌上经常存在朗读诗歌感情不足,不能深入体会诗人的遭遇及情感,分析诗歌太表面,对诗歌意象把握不准确等问题,本节课通过指导学生朗诵,让学生体验诗人情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写剧本故事的形式再现诗歌情节,体会主人公的情感。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反复吟咏,初步体会主人公相念却相离的忧伤。

2.运用联想连缀意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进一步感受诗情。

3.通过诗歌改编的剧本创作,锻炼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

【方法与途径】

1.  在背景音乐的熏陶下反复诵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情感;

2.  小组合作探究,深入体会诗歌内容;

3.  通过情景式体验,感受男女主人公想念却不得相见的忧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中主人公忧伤而坚定的情感,树立积极向上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通过意象分析,感受诗歌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情景体验的迁移,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

二、 教学准备

1.要求学生找出《古诗十九首》中的其他诗歌先进行初步体会

2.找好背景音乐,在本节课学生诵读环节播放适当的背景音乐,有助于学生深入体验诗歌主人公的情感,

设计活动:

1.  读诗活动:分角色朗读,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设想主人公性别,分角色朗读初步对主人公性别进行体会

2.  情景再现体验活动:学生根据诗歌意象,诗歌环境,主人公的动作,自行设计台词完成表演,加深对诗歌情感的体验。

3.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三、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播放:伯虎演唱的《涉江采芙蓉》

老师提问:听完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

(点拨:是一首爱情歌但是内容是两人分离的;感情忧伤而坚定;歌词充满古典诗词美;)

我们知道诗歌最早就是和曲而唱,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涉江采芙蓉》,一起用独特的方式演绎这首诗歌。

二、诵读活动

(PPT显示)诗歌是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古人在劳作、用情、思念、有感时都会吟诗,诗即歌词。

(PPT显示)《诗大序》中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涉江采芙蓉》就是一首在思念驱使的劳作中即兴演唱的“情歌”。

(一) 学生诵读展示活动

1.(PPT展示)原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教师点拨诵读节奏:五言诗断句一般是二三节拍或者二一二节拍,本诗采用二三节拍,但在具体朗读时可适当延长第三个字的发音时间。

2. 学生展示诵读成果(播放背景音乐)

3. 教师点评

4.播放音频范读

5.教师点拨诵读情感:

①第一、二句:通过“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主人公涉江采芙蓉的情景,营造了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

②第三、四句:通过自问自答形式,引出诗歌另一主人公,其中自问一句“采之欲遗谁”语气由愉悦转为淡淡的幽怨,而“所思在远道”一句,则用思念之情缓和了语气,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思念却不得见而生的忧愁。

“遗”读wèi,“赠送”的意思。

③第五、六句:画面感和动作感很强,其中“还顾”仿佛让人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的望向故乡。“漫浩浩”运用叠词,让人感觉路途遥远,而思念也随着漫长的路蔓延,这是诗歌的情感高潮。“还”读huán,“再,又”的意思。

④第七、八句:点明主人公无尽忧伤的根本原因——同心而离居,在无尽的怅惘中,诗人仍执着的渴望两人能够在相互怀念而生的忧伤中终老一生,这不得不说是另一种坚定的爱情誓言了。

(二)小组合作初步探究:在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六人为一个小组,以诗歌语言为切入点,从以下三个问题入手,初步体会诗歌中的情感。

1.(PPT展示)探究问题:

(1)这首诗的写作对象是几个人?(通过哪些词语或诗句表现的)

明确:两个人。

所赠之人(特点:在远道   长路  漫浩浩——漂泊 在外 )

所思之人(形象:芙蓉 兰泽——清幽高洁纯洁的氛围)

(2) 诗歌情感基调是什么?(通过哪些词语或诗句表现的)

明确:哀怨忧伤(设问句;旧乡  漫浩浩  同心离居  忧伤终老)

(3)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通过哪些词语或诗句表现的)

明确:思念之情;由分离、不得见导致的思念。(所思  同心而离居)

2.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3.  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结合

三、情景体验活动

根据预习安排,从语文兴趣小组中选取4名文笔及理解能力俱佳的学生,在老师指点下,完成剧本创作,选取3组同学(男女搭配,三人一组),在剧本基础上,合理联想,还原诗歌故事发展,让学生更全面、更进一步体会诗歌情感。

教师明确:

剧本内容要求:从男性和女性不同的角度理解诗歌内容,利用联想完善诗歌故事情节,语言有美感,有情感。

表演活动要求:1.联想应合乎诗歌情感;

              2.语言有情感;

              3.表演时,状态投入;

剧本创作教师点拨:

①人物:女性   男性(情感: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②环境:自然环境:江、芙蓉、兰泽、芳草

     社会环境:所思(有感情基础)

               远道、旧乡 (异地相隔)

               长路(为求学、为做官、为保家卫国)

③情节:涉江  采   遗  思  顾   漫浩浩(相见无时的遗恨)

④情感:欢欣   期盼  落空  思念  坚决

剧本预设一、(女性角度)

又到一年采莲时节,采莲的人群穿着花衣装点着愉快的心情,划着小船进入荷花深处,独有一个背影,站在岸边神伤,痴痴的走向芙蓉水边,起初,她也向采莲的人儿一样,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但当他的眼神望向远方时,眉眼的笑意就成了紧缩的眉头,嘴里念着:“芙蓉,芙蓉……”(谐音:“夫容”),就这样痴痴的采了一大把芙蓉,望向远方……

剧本预设二、(男性角度)

   离家数载,又到一年采莲时节,遥想当年,莲花江两岸,青年男女划船采莲,互唱情歌,在晃晃悠悠的人群中,我望见了如莲花的你,莲花一般的面容,莲一般的身姿在微风中,清幽的歌声如莲香阵阵送入我耳畔,我摘下那朵中意的莲花送给你,江水中鱼儿嬉戏,江风拨弄着莲花一样的面庞,那羞涩的红晕,娇滴滴的垂下了头,像在风中摇曳的花瓣,我仿佛看到节节圆满的莲枝喜结,……

预设剧本三:(画外音)

①金戈铁马,战场黄沙,清角吹寒,军令如山,我忘不了江畔柳树下,你送我的黄手帕,一朵莲花绣在布上,刻在我心房,战马嘶鸣,江水翻滚,那散落了一地的荷香,化作马蹄,只剩下如今的遥望……

②“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而今,我终于有机会以“孝廉”之名,入朝为官,光耀门楣,漫漫长路终于有了转折,我定不负你意,入朝根基稳固便接你过来,共享安乐。谁成想,朝门一入深似海,世族大家的尔虞我诈,岂是我满腔热血,就能对付得了的,而今,我门前冷落,人微言轻,只能落得个处处碰壁,无处话凄凉,夜夜登高,遥望漫漫长路散落的荷香。

2.学生表演

3.学生及老师点评

师:小结:通过诵读和表演的体验活动,我们感受到诗歌中佳人采芙蓉遥寄相思和游子频回首心念故情的凄美感人的画面,一个可念但不可见,一个可望但不可及,这本是一种绝望和心碎,但主人公在最后以“忧伤以终老”,有些人虽然相隔千里,但是心却近在咫尺,纵然忧伤,却有着惟愿相伴终老一生的坚定信念。

四、深化诗题,拓展思考

(PPT展示)1.思考:如何树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

教师说明问题:青少年在心理发育的关键期,如何正确看待对异性的好感,积极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明确:青春期的心动,有些注定只能留在心里,作为青春的回忆。

(PPT展示)案例:2012年轰动全国的花季少女被同学毁容案,受害人周岩当时正值16花季,被同校学生陶汝坤求爱不成,因爱生恨,携带大火油机来到周岩家中,趁她不备,将油机浇到周岩头上并点燃焚烧,半分钟不到,整栋楼响彻女孩的痛哭叫声,事后尽管周岩被迅速送到医院,但是她全身烧伤面积达30%,这个曾经连脸上长个痘痘都郁闷不已的少女,头上,脖子上,胸部多处严重烧伤,一只耳朵已经完全烧掉,整个人面目全非。肉体的痛苦尚且如此,精神的摧残更如梦魇。

2.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学生讨论并发言

3.教师评论并点拨:

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尊重他人,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的。

中学生一定要用理智的态度看待青春期心理变化。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五、作业

1.  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2.  根据对诗歌的理解,用不少于200字的故事,描述诗歌内容,要求联想合理,情感真挚。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构思上以诵读体验与情景再现体验为主,让学生由字词逐步深入到字里行间的情感,通过学生诵读展示,初步体会诗歌内容,教师纠正发音及断句,让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诗意。在语言表达及运用方面,指导学生通过意象分析和情景体验,还原故事情节,再通过学生充满情感的表演,让诗歌活起来,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通过情感迁移,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进一步把握,而且对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进行了训练,最后一个环节,通过思考题,将诗歌情感引入现实,虽然爱情在青春期的高中生中是个敏感话题,但通过实例展示,教师点拨,指导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的心理悸动。

不足之处在于第二个剧本体验活动的设置,没有能够让全部学生参与进来;课堂活动注重体验,在诗歌鉴赏方法上没有明确要求;PPT制作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希望自己克服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


研修成果

最新研修成果

推荐研修成果

热门研修成果

热评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