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4-19 2019-07-1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研修成果(题目自拟)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1. 重点围绕“ 教学习惯改变”,提交教学设计,

2. 字数要求600字以上;

3. 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李森林    提交时间: 2019-06-11 09:27:20    浏览数( 1 ) 【举报】

基于课堂实验教学的“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解读】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河流地貌的发育属于外力因素的范畴,课标的行为动词为“分析”,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河流地貌发育中受各种力作用的过程。课标的行为条件是“结合实例”,即需要通过分析实际例子进行理解。教材以河流地貌作为典型案例,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是本节中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它是本章第一节中外力作用的教学延伸和应用,也是理解后面河流地貌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基础,是学生深入感受人地关系的前提。


【实验教学目的】

基于课程标准和学情,本部分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设置如下:

综合思维  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实验的过程,体验地理事物和现象形成演化。明确地理要素是动态变化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流水或者河流形成过程中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理实践能力  通过学生自己操作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分析流水是通过哪些作用影响地表形态的。


【实验内容】

利用身边的常见物品模拟河流上游流水对坡地的侵蚀作用,以及在河流出山后,在平原地区的堆积作用。


【实验方法设计】

课前准备阶段:学生复习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中有关外力作用的阐述,了解外力作用的主体以及外力作用的形式。学生每8人一组准备课堂实验所需材料,所需材料如下:

塑料盒(无盖):长宽高约30cm*15cm*8cm左右。

两袋沙土:较为湿润。

一个5升可乐空塑料瓶:瓶盖需要用锥子锥出和导管大小相同的小孔。

一根吸管:粗细和瓶盖小孔相当。

实验过程记录表。

上课实验操作阶段:

1、各小组把课前准备的材料放置于桌面,小组成员复习实验操作流程。

2、把沙土堆放于塑料盒一侧,并形成斜坡。

3、可乐瓶装满水,并尝试是否可以通过吸管挤出连续的小水柱。

4、在沙土坡面的最高处沿着同一方向挤出水流,持续时间约1分钟。

5、观察水流对模拟地表的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复习外力作用的主要形式

总结外力作用的主体有哪些

巩固所学内容,为新课铺垫


针对本节以流水为主体的外力作用设置探究问题:

流水真的可以改变地形吗?

流水用过什么作用改变地形?

流水可以塑造什么样的地形?

学生思考并记录探究问题

设置探究问题使后面学生实验过程中观察的方向和目的更加明确


指导各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每8人一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探究,分工明确,合作完成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对各小组的实验过程进行点评

各小组展示实验观察的结果

学生对流水的外力作用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地理实验教学在自然地理中应大胆的进行尝试,本次实验用到的试验器材都是平常生活中可以得到的,这样课堂实验的可行性也就大大提高,而且实验流程也相对简单,占用课堂时间较短,使课堂实验服务于课堂教学的目的得以实现。

本节实验课程虽然利用沙土模拟了山地坡面,也模拟了水流,但由于距离短,浇水的力量与实际的水流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及颗粒物大小与实际也存在差异,这些都会导致实验结果可能与现实有一定的不同。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实验过程也存在不能很好的还原地貌。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7-02 13:11:07

研修成果

最新研修成果

推荐研修成果

热门研修成果

热评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