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4-19 2019-07-1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研修成果(题目自拟)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1. 重点围绕“ 教学习惯改变”,提交教学设计,

2. 字数要求600字以上;

3. 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董红玲    提交时间: 2019-06-04 15:13:19    浏览数( 0 ) 【举报】

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施教的出发点,这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从学习经历看,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年历史,加上他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知识面较广,具有一定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现在倡导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他们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认知规律看,他们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抽象的事物较难理解,尤其是历史学的内容,有些概念很难理解,讲课时要尽量直观,避免一些深奥的概念;从学生的心理角度看,他们个性普遍突出,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学习历史的潜在热情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正待点燃的火把,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从情感上看,他们思维活跃,容易与教师、历史人物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共鸣,所以,历史课堂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的良好平台。

      斐斯泰洛齐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这一点反映在历史课上尤其突出。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自主探究、比较学习、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即培养学生认知规律,获得认知能力。因为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讲授法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

二、教材分析

【内容标准】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教材地位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是八年级历史教材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课,很重要。这一节课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课,承上指的是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于1931年至1936年,在这期间,国共两党正在打内战,仍属土地革命时期;启下指的是这一节课主要学习日本开始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开始奋起抵抗,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这一节课也是抗日战争的开始。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此外,学习本课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主旋律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

教学目标

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根据课标要求和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知道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的建立、东北抗日联军、西安事变等知识;能讨论归纳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或收集到的材料,初步分析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号召并领导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表现出民族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标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深入浅出地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和所面对的学生情况,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图片资料,重要历史文献资料选段,教学过程所需问题、情景的设置等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本节知识体系建构及板书设计,学案及研究性学习课题,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和课堂知识容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四、教学方法

遵循人类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学生认识活动的主要特点,采用“自学—指导”教学模式由“课前自学—预习反馈、质疑-合作交流-成果展示—梳理整合—达标检测—拓展延伸”七个环节构成,在这个流程中,“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贯穿始终。 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本课采用课前预习、歌曲欣赏、视频观看、材料阅读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小组讨论、上台陈述、课后探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的教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的主动性、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设疑、分析的过程中,快节奏、高思维度过程中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五、学习方法

斐斯泰洛齐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这一点反映在历史课上尤其突出。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思考,久而久之,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即培养学生认知规律,获得认知能力。在本课的学法上,有阅读法、自主学习,分析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六.课前准备

本课采用了“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并尝试了合作性学习。所以,我在课前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预习提纲

预习提纲

一、九一八事变1、背景和原因:①日本          已久;②日本急需摆脱        ;③国民党全力“       ”,给日本侵华提供可乘之机。2、事变经过:         年   月    日,日本关东军炸毁      一小段铁路,却反诬系中国军队所为,并炮击           ,次日晨,攻占         。3、国民党态度:(1)国民政府:蒋介石奉行“              ”。(2)东北军:张学良按照蒋介石的旨意,下令东北军        ,退入          。4、结果:日本                 。1932年,挟持前清废帝        ,在长春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对东北实行         。5、影响:使中国和                之间的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进入了       阶段。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1、中共发表“              ”,号召           行动起来,开展民族革命战争,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2、东北人民组织              ,抗击日军侵略。3、各界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国运功:①大中城市召开抗日救国大会,组织                         ,发表抗日通电。②工商业者                。③青年学生请愿,要求               。4、部分爱国将士坚持局部抗战,痛击日本侵略者。1932年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国民政府        多次打退日本进攻;1933年春,国民党爱国将领        和共产党人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              ,在长城沿线抗击日军。三、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①根本原因是                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国已成为当务之急。②中共提出建立                   的主张,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        ,一致抗日。③        、杨虎城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④蒋介石拒绝张杨               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这是直接原因。目的:             。2、1936年     月         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        ”,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              、停止        、立即召开         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5、结果: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      ,       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6、影响:对推动国共两党            、再度        、一致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           的历史转折点,标志                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              初步形成。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由歌曲导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我有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提问:1、歌曲表达了什么?东北军民亡国之痛和期盼光复故地的思乡之情。2、东北人民的痛苦从何而来?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此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向学生指出这节课的学习,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明确这节课学生学习的方向

 预习反馈

各分小组长检查本小组同学对预习题的完成情况,并将本小组不能理解的问题或生成的新问题提出了全班同学讨论交流。本节课可能存在的问题是1.为什么说九一八事变是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2.为什么东北地区仅四个多月就全部沦丧?3.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4.中共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5.蒋介石为什么会同意“停止剿共,联共抗日”?6.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讨论交流

根据学生预习提出的问题或预习反馈中生成的问题分小组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应用图片资料,重要历史文献资料选段阅读,情景的设置、歌曲欣赏、视频观看、等多媒体辅助,老师启发指导下,展开生—生、小组—小组、师—生之间的大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同时,视情况也将在讨论中生成其他问题加入讨论。

成果展示

各分小组将根据学生预习提出的问题或预习反馈中生成的问题的结果展示出来和全班同学共同分享。各小组并进行必要的补充

梳理整合

老师结合各分小组将预习提出的问题讨论的结果将本节课的知识整合,形成系统化。

一、九一八事变1、时间:1931年9月18日2、蒋介石:不抵抗方针4、结果:东北沦陷。二、西安事变1、时间:1936年12月12日2、过程:兵谏3、结果:和平解决4、意义达标检测

1、每年9月18日这一天,我国上百个城市都进行鸣笛活动,目的是教育国民不忘国耻。这一活动与下列哪次事件有关(    )A、《马关条约》签订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2、“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从这些对联中推断张少帅最大的历史性贡献是(      )A、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B、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C、为抗日救亡毅然发动西安事变  D、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   ) 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  B.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    D.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标志着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的事件是(   )A.日军占领沈阳     B.东北三省全部沦陷C.日军占领热河     D.日本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5、东北抗日联军的指挥者是(  )A.赵一曼    B.杨靖宇   C.张作霖    D.吉鸿昌 6、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A.逼蒋抗日    B.联蒋抗日    C.反蒋抗日      D.杀蒋抗日7、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   B.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   D.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加剧8、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C.对蒋介石采取支持的态度       D.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9、.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张杨两将军兵谏扣蒋,要求抗日   B.中共派出代表团到西安调停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中共瓦窑堡会议的召开 10、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历史的转折点,其理由在于(   )A.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   B.张学良、杨虎城停止了“剿共”军事行动C.英美迫使蒋介石接受抗日    D.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拓展延伸

材料一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材料二 “每念家仇国难,丛集一身,早想拚此一腔热血,洒向疆场!”材料三 “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请回答: 1)上述材料各出自何人之口?2)材料一中的人物为抗日进行了什么活动?3)材料二中“家仇国难”是指什么?他后来发动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材料三表达了对什么政策的不满? 5)上述三则材料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共同主题?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是否与这一主题相吻合?为什么?八、板书设计

一、九一八事变1、时间:1931年9月18日2、蒋介石:不抵抗方针4、结果:东北沦陷。二、西安事变1、时间:1936年12月12日2、过程:兵谏3、结果:和平解决4、意义 


附件

  • 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说课稿(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pptx 下载 预览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7-02 11:06:00

研修成果

最新研修成果

推荐研修成果

热门研修成果

热评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