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4-19 2019-07-1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研修成果(题目自拟)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1. 重点围绕“ 教学习惯改变”,提交教学设计,

2. 字数要求600字以上;

3. 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李金秀    提交时间: 2019-06-09 22:14:27    浏览数( 1 ) 【举报】

公平的比较

                  

一、      教材内容分析

    《公平的比较》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二课第二框题的内容。上节课重点探究认识了诚实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懂得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结合中学生认识了考试作弊的错误和危害性;本节课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作弊不仅仅关系个人的诚实品质,而且也有损公平的原则,引导学生尊重规则,遵守规则,追求公正。它是上一框题《诚实的检验》的延伸扩展,是第五单元的一个重点内容。

二、        学情分析

本部分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考试作弊”“友谊”“集体利益”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但是,当它们与公平原则相联系时,却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两难问题。由于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认识,当它们发生矛盾时,学生可能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公平意识,勇于追求公正,做有公平原则的人

2.能力目标: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3.知识目标:了解考试是公平的比较,理解作弊的实质,学会处理友谊集体利益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作弊与公平

  2、教学难点:把我友谊与公平、集体利益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小游戏,大道理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游戏,下面邀请两位同学参加。游戏规则如下:

   参赛者:2

   规则:蒙住双眼,当听到哨声后,沿指定路线走到教室另一端,   首先触摸墙壁者为胜。

   注意事项:其他同学只能加油助威,不能进行语言暗示或肢体协助。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并邀请甲,乙两位同学参加。请一位同学帮助学生甲用领带蒙住双眼并检查其牢固及紧密程度。教师帮助学生乙蒙住眼睛,但要将领带拉上来一点儿,使其从领带下方能看见路。教师悄声告诉学生乙:游戏开始后迅速走到终点,先不要问为什么。

游戏结束后,教师现场采访。

问学生甲:很遗憾你输掉比赛,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甲:看不见,不敢走;动作太慢。

问学生乙:你赢得了比赛,你能告诉大家刚才比赛的真相吗?

学生乙:我能看见路。老师将我的领带拉上来一点儿,告诉我要迅速到达终点。

问学生甲:知道真相后你有什么感受?假设这是一场十分重要的比赛呢?

   学生甲:比赛应该重来!不公平!

   教师:同学们目睹这场比赛有什么感受?

   同学们各抒己见。

   教师引导:同学们显然甲鸣不平。其实,乙之所以这一样做是老师特意安排的,老师就是想通过这个游戏让同学亲身体验一下公平在竞赛中的重要性。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第十二课“成绩的品质”之二——公平的比较。

(二)      、讲授新课:创设情境,师生互动

   教师:游戏是一种竞赛,考试也是一种竞赛。面对考试,谁都想取得一个好成绩。那么,我们同学会用哪种方式取得呢?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给以评价及肯定。

   教师:不同的同学面对考试会有不同的做法,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李明同学趁老师不备抄袭成功。几天后,由于李明的数学考试成绩进步突出,获得了数学老师颁发的“最佳进步奖”。当他得意洋洋准备回家向父母要奖励时,却遭到同学的质问:“你的成绩真实吗?”李明说:“这是我自己的事,我又没妨碍别人!”

教师:请问:你同意李明的观点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及时评价加以引导:如果你也参加了这次考试,辛苦准备了好几个星期,却因为比李明的分数更低而没有得到奖励,你能接受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李明通过作弊这种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了不应该得到的荣誉不仅是不诚实的行为,也侵害了他人的正当利益,破坏了公平的原则,这便是作弊的实质。

教师引导:李明的行为虽为他赢得了奖状,却失去了同学们的信任与尊重,假设他在作弊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他还有可能做出哪些破坏公平原则的事情呢?

学生大胆假设,一般会谈及高考作弊、假文凭、工作中徇私舞弊等社会现象。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假设李明真像大家设想的那样去做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当真相被揭露时,作弊带来的一切都将成为泡影,并且会在人生的画卷上留下污点记录。

教师引导:老师注意到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不仅观察到了身边的小事,也关注到了社会大事,如高考作弊、假文凭等。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对此类行为是什么态度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PPT插入关于甘肃天水的高考舞弊案视频)

看完视频,学生分析。教师总结:任何的作弊行为都会侵害他人的正当利益,破坏公平原则,甚至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最终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教师引导: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衡量着生活中的公与不公。但当公平遭遇友谊时,事情就麻烦了。请看下面的事例。

考场上,李明又悄悄地向好友要答案。

    朋友甲摇了摇头,没告诉李明,继续低头认真答题。

李明说:“真不够意思!”他又向另一位好友“寻求帮助”。

朋友乙将答案告诉了李明。

教师问:假设你是李明的朋友,你怎么做?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回答

教师小结:考场上选择不帮朋友作弊是对朋友的信任与尊重,这样才是真正的朋友。当作弊行为发生在与我们关系很好的朋友身上时,需要我们做出理性的分析和选择。

教师引导:在学校生活中,除了学习、友谊,我们还有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在集体利益和公平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操场上,李明所在的班级正与邻班举行一场拔河比赛。两班上场的各20名选手展开较量,分站两边的同学正为各自的班级加油助威。正在这时,李明所在的班级出现了明显的劣势,眼看就要输了。情急之下。李明的同学对李明说:“咱班快输了,你力气比我大,快!你加上去帮忙,我掩护!”李明闻听此言,抡起胳膊就上,可当他快要抓住绳子时,却停住了。李明犹豫了:到底上还是不上?

请问:李明该不该上?为什么?

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比赛,两组学生站在自己的立场进行辩论,每组安排几位同学记录辩手的论点论据,最后双方就自己的观点进行总结。

教师小结:理不辨不明。通过刚才激烈的辩论我们不难发现,支持李明上场的一方更侧重于维护集体利益,反对李明上场的一方更注重维护公平原则。请大家想一想,集体利益固然重要,但班集体仅仅是学习这个大集体中的一员,我们如果用作弊这种不公平的手段维护了班级这个小集体的利益,就会违背公平原则,损及其他班级及学校这个大集体的利益。因此,当集体利益与公正之间发生冲突时: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正确处理。

教师: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还有哪些涉及公平原则又令人为难的事?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1.考试中好朋友传纸条作弊。

2.同学借抄作业给不给?好朋友犯错时举报不举报?

3.在校运动会或其它比赛场上发现有冒名顶替现象。

教师小结:在生活中遇到涉及公平的两难问题时,只要我们秉持公平原则,做出理智的分析和正确的选择,相信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三)    、课堂小结

通过整节课的思考和辩论,我们懂得了:作弊破坏公平原则;在友谊与公平之间,需要我们做出理性的分析和选择;当集体利益与公正之间,我们要认真分析和正确处理。在考试、友谊、集体利益面前,我们要始终遵循公平的原则。诚实和公平共同构成了分数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 

           1、考试是一种公平的竞赛

 

 

公平的比较

              2、作弊与公平的关系:作弊有损公平的原则

 

              3 友谊和集体利益与公平的关系                                               

 

  七、作业布置

   我校最近准备开展“共铸诚信学校”活动,进行诚信情况调查,那么这个调查任务落到了我们班级学生身上,请我们同学分为12组,每组负责一个班级,就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言而无信三方面进行调查。那么根据调查结果,为此次学校活动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在此次期末考试及今后的考试中做到诚实守信,公平竞争。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拟采用活动教学与探究讨论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本课贯穿三大教学环节,循循善诱,步步深入,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7-02 11:04:36

研修成果

最新研修成果

推荐研修成果

热门研修成果

热评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