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4-19 2019-07-1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研修成果(题目自拟)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1. 重点围绕“ 教学习惯改变”,提交教学设计,

2. 字数要求600字以上;

3. 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温琳    提交时间: 2019-06-11 10:40:08    浏览数( 0 ) 【举报】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学情分析:

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教学目标:

1. 会认会写14个生字,读读记记“含糊、尖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4.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脉络,分析重点词句进一步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关于李大钊的相关资料及ppt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师:大家还记得1949101日吗?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英雄在祖国大地上挥洒了自己的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你们还记得有哪些这样的民族英雄?

1:董存瑞炸碉堡

2:黄继光用胸口挡住敌人的子弹

3:邱少云为了不暴露部队,宁可被火活活烧死。

师:这样的英雄不胜枚举,他们把满腔热血谱写成了一首首英雄的赞歌。同样,还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虽然没有冲锋陷阵,但他们用笔、用墨、用思想同样地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贡献,献出了生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诗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是其中的一员。今天我们就跟随李大钊女儿李星华,一起去感受革命先驱李大钊与敌人作斗争的英雄事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1、我们齐读课题(注意读出回忆的深沉)。

板书:十六年前的回忆

2、了解作者及题目的意思(出示课件)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回忆录,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女儿对父亲的回忆。回忆的是十六年前的事。)

3、早自习让你们读了课文,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首先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出示课件:2张)

4、各位同学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把自己放到文章中去,要想到自己也生活在那个时候,周围也是那样的环境,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来学习课文。我们齐读第一段(生读)。文章中的现在是哪一年呢?(1943年)

5、师:1943年正值李大钊被害16周年。李星华在延安写下了这篇《十六年前的回忆》,回忆了十六年前发生在父亲身上的事。

6、文章哪些段落在回忆十六年前的事呢?(2---32),文章先写现在,接着回忆过去的事,他这样安排,是采用了什么样的叙述顺序呢?(倒叙)

7、一般回忆录多采用这样的叙述顺序,都先写现在的事,接着回忆过去的事。以后我们同学要写回忆性的文章,也可采用倒叙这样的叙述顺序来写。

一、精读细品,领悟情感。(232)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2)。出示课件:

1、提出朗读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

2、在读到有感想的地方拿出笔把自己的随堂感受写到旁边。

    3、围绕“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将232分成四个部分。

二、认知贯通

1、学习:被捕前(学生再次朗读课文2-7自然段。)

师:父亲被捕之前局势的发展如何?

1:越来越严重(板书:局势严峻)

师:你从哪几件事看出来的?

2: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3:张作霖要派人检查。

4:工友阎振三的失踪。

师:这些事说明了当下的局势越来越严重了,在这样的局势下母亲和父亲的朋友又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李大钊又是如何回答的?

1:李大钊的妻子和朋友劝他快点离开,如果不离开很有可能危及性命。

2:李大钊回复“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师: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3:连用两个反问句。

师:谁能把它变成陈述句放在句子里再来读读?

3“我常对你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不能离开”

师:两种说法,哪种表达效果更好?

2: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更好,加强语气,立场更加坚定。(板书:坚守工作)

师:真是一个懂得感悟的孩子。其实父亲李大钊早就料到了这一天会来,你们瞧,他的屉子里…….

1、学习第二部分(被捕时)

学生齐读8-18自然段

师:“可怕的一天”是哪一天?

1:46

师:这一天怎么可怕了?

2:敌人来了!

师:请大家画记描写敌人语言的句子。请一个同学来试着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1:敌人的凶残、暴力。

师:接下来再请大家画记描写敌人动作的句子,哪些词语让你感到可怕了?

3“一拥而入”

师:“一拥而入”的速度如何?你从哪里看出了他们的速度?

1:我从第八段:”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有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这里我感到了时间的短促。

师:你们怕不怕?作者怕不怕?作者此时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2“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这句话我感到了作者十分害怕。

师:那么父亲的态度又是怎样的?你又感知到了什么?

3:父亲不慌不忙(板书:临危不惧、不慌不忙)

师:文章写我的恐惧和父亲的沉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在这里用大量笔墨去写敌人和“我“的恐惧是为什么呢?

生:衬托

师总结:从反面和侧面衬托父亲的临危不惧,此时的父亲很镇定,没说一句话,就被残暴的敌军带走了。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

生:因为,他知道和这些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师:父亲被带走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课分解。板书设计:被捕前:(2-7——形式严峻       坚守工作

                  被捕时:(8-17——不慌不忙      临危不惧

                  被审时:(18-28

被害后(2932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7-02 11:04:18

研修成果

最新研修成果

推荐研修成果

热门研修成果

热评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