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4-19 2019-06-15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研修成果(题目自拟)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1. 重点围绕“ 教学习惯改变”,提交教学设计,

2. 字数要求600字以上;

3. 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陈伟炬    提交时间: 2019-06-10 19:10:57    浏览数( 1 ) 【举报】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选自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人教版)第一册。教材通过“音叉将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弹开”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泡沫塑料球在什么情况下跳动?为什么跳动?推想出发声的音叉股在振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了让学生直接观察到发声体是怎样运动的,且形成对振动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拨动拉紧的橡皮筋”的实验,“用手指触摸发声的喉头”的实验,概括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最有说服力的实验是“真空铃”实验。课本图3—5 和3—6 说明了液体和固体也能传播声音,并通过表格说明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最后课本谈到了回声的产生和应用。

学生分析

学生对物体发声的现象并不陌生,然而对于发声体都在振动,尽管小学自然课中学过,但一般印象淡薄,尚需通过对发声现象的观察,概括这一结论。学生初学物理,对实验的观察和概括能力不强,在演示实验中应加强如何进行观察的指导,提醒学生观察什么,明确观察目的,培养观察能力。初中生具有好奇、好动、抽象理解能力较差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多放手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来感受,动脑去思考、创造、概括,以增强其感性认识。

设计理念

1、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出一些有趣的“导学思考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动手动脑运用课本资源和现有的器材做实验找答案。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猜想、分析,从中点拨他们的思维。

3、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去获得研究、思维的方法,然后通过方法的获得以及运用方法探索、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本节课将知识作为次要内容,而将本节课体现的思维程序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的原理。

2、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课前2分钟让学生用吉它弹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学生进入一个美妙的声音世界中来,顺势提出问题,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又是怎样传到我们耳中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板书课题: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二、教授新课

幻灯片显示出第一板块导学思考题“声音的发生”

1、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你用哪些实验来证实你的结论。

2、“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首诗中的“鸣”和“噪”的声源是什么?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里的“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声源是什么?

老师:

1)你可以任意选择讲台桌上的器材(台上有:音叉、泡沫塑料球、小鼓、橡皮筋、装有水的水槽、杯子、石头、笛子等)可以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来做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或是寻找答案。        

2)你可以参考课本寻求答案

3)你还可以求助同学

这时学生纷纷举手要求上台来做实验。

有的同学参考课本做“音叉将悬吊着的泡沫塑料球弹开”的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做对比实验:首先将泡沫塑料小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球不跳动,用小锤将音叉敲响,再使泡沫塑料小球接触音叉,这时泡沫塑料小球跳动,且随音叉声音的消失而停止跳动。,

教师:泡沫塑料球在什么情况下跳动?为什么跳动?

通过实验对比,学生可以从泡沫塑料小球的跳动推想出发声的音叉股在振动。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用手直接触摸发生的音叉,感受发声的叉股在振动,接着用手握紧叉股,使振动停止发现声音同时消失。

学生总结出物体振动发出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教师进而提出疑问:其他的物体发出声音是否也是靠振动?

有的同学把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里,可以看到水被溅起,也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有的同学敲响石头,说手有麻的感觉,说明石头在振动。有的同学做“拨动拉紧的橡皮筋”的实验,感觉到橡皮筋的振动。有的同学做“用手指触摸发声的喉头”的实验,感觉到声带的振动。有的同学吹笛子,手指能感觉到气流,说明空气在振动发出声音;还有的同学想证明液体水也能振动发出声音,他用杯子盛了些水再倒回水槽中,看到水面溅起水花同时听到“哗哗”的声音,当停止倒水时声音也停止。

同学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总结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板书: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根据这些深入的研究,同学们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鸣”的声源是鸟的鸣膜,“噪”的声源是蝉的左右翅膀,而“风声”的声源是空气,“雨声”的声源是雨水,“读书声”的声源是人的声带。

幻灯片显示出第二板块导学思考题“声音的传播靠介质”

1、发出的声音是依靠什么传到我们耳中的?

2、“路人借问摇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了什么声学道理?

3、铁道游击队员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就能知道远处是否有火车开来,你能否用声学知识加以解释。

4、通过课本上的“声速表”你能否比较出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有什么关系。

5、百米终点裁判员是听到枪声计时还是看到白烟来计时,为什么?

6、两个登月宇航员即便是相距很近也要利用无线电话来交谈,这是为什么?

教师演示一个“真空铃”的实验,瓶子里的铃振动发出响声,当用抽气机不断把瓶子里的空气抽走时,声音越来越微弱,最后听不到声音,让学生分析原因并从中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的结论。为了让更好的了解声音,并深刻地理解声音的传播靠介质这一特点,教师播放一段三辰影库关于声波的多媒体课件。学生体会到我们能听到别人的说话其实是靠空气来传播的声音,通过导学思考题,学生自然想到水也能传播声音,为了更切实的认识到这一事实,可通过课本上介绍的渔民利用声音吸引鱼入网来说明,还可利用在深水槽中敲打石头,听到声音来说明问题。为了说明固体也能传播声音,让两名学生做“打土电话”的实验,只有这两名同学能听到他们之间的对话,而其他同学听不到,说明声音此时是靠固体绳来传播的。(板书:声音的传播靠介质) 学生通过认真查看速度表格可得出声音通常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和气体中的要快,(板书:(通常:V>V>V     V=340米每秒 )  也有特例:软木,声音在软木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液体中的慢。利用这些声学知识同学们能容易的解出导学思考题来。

幻灯片显示出第三板块导学思考题“回声”

1、你听到过回声吗?你知道回声是怎样产生的吗?

2、现在我们能听到回声吗?为什么?

3、为什么在屋子里喊话比在操场上听起来响亮/

4、你知道蝙蝠飞行时是怎样躲避障碍物的吗?

5、你知道怎样利用回声测定海的深度吗?

6、你知道回声在生活、生产、科技上都有哪些应用吗?比比谁知道的多?

关于回声的知识,学生较难想象,教师用打在墙上的乒乓球会被反弹回来比喻,让学生初浅的知道声音遇到障碍物也会被反射回来,这样就形成了回声,并交代,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并以此让学生计算出人要听到回声,人距离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17米。(板书:要听到回声,至少S=17米)通过学习,学生讨论得出导学思考题的正确答案。

三、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并说体会。教师让学生总结出本节课学习过程中所用到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这就是: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四、作业

1、留心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找到声源。

2、阅读材料《不是老天爷显灵是建筑师的杰作》

3、查找资料,回声的应用

五、课后反思

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的创造实验,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涨,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等程序,以后再遇到问题学生就会知道怎样去研究了。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6-12 15:58:10

研修成果

最新研修成果

推荐研修成果

热门研修成果

热评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