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4-19 2019-07-1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研修成果(题目自拟)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1. 重点围绕“ 教学习惯改变”,提交教学设计,

2. 字数要求600字以上;

3. 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黄继年    提交时间: 2019-07-01 18:15:41    浏览数( 0 ) 【举报】

 

课题

10.2认识浮力

教材

教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物下册第十章第二节

设计思想

探究式教学着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认识浮力是一节比较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的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认识浮力》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探讨浮力的初步知识,浮力的定义、方向,产生浮力的原因及计算浮力的两种方法。浮力作为初中物理的重难点知识,而本节既是前面所学习的液体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受力分析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又将为第三节的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第四节的“沉与浮”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浮力的定义及方向;

2.掌握求浮力的两种方法:压力差法和称量法。

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4.了解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验操作的能力。

2.通过演示实验,学会类比和比较这两种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

学情分析

思维方式正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但存在以下的错误认知:不能理解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不能理解浮力的方向,理解、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不强。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提高认知水平。

重点难点

重点

浮力的定义和方向,求浮力的两种方法。

难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法学法

采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直播和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来击破学生的前概念,突破重难点;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应用教育信息化手段

充分利用希沃白板5的优质画面、蒙层、计时、标注、互动和思维导图等功能;利用希沃授课助手与手机直播功能将演示实验实时展示在大屏幕中。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课前复习前面所学习的液体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的知识.

教师准备

准备好所需实验教具、直播手机和希沃白板5课件。

教学用具

班班通、希沃白板5课件、大容器、乒乓球、铁块、重物、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等。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通过展示轮船、潜水艇、飞艇和热气球,使学生知道人类由陆地走向海洋和天空。

以学生熟悉的物体,引

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提问,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浮力

感受在水中上浮的物体是否受浮力

对比实验:

演示实验Ⅰ】:把乒乓球用手压入手中然后放手,乒乓球会上浮还是下沉?这说明它是否受到水给它的浮力?

演示实验Ⅱ】:用手提起铁块,感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的拉力。

提问:乒乓球上浮是因为受到了浮力.

引入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即下沉的物体不会受到浮

力。对前概念采取“先破后立”的策略。体会比较的研究方法。

二.浮力的方向

演示实验】:将软线的一端固定在乒乓球上,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往容器中灌水,直到线被拉直,往不同方向倾斜容器,观察线的方向。

得出结论: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通过老师演示可以形象直观的观察到实验现象,对“浮力的方向理解不清”的前概念达到“先破后立”的效果。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1.老师提问

学生阅读

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知道:无论是在水中上浮还是下沉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们的浮力,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液体会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施加浮力呢?通过理论分析和视频观看 “浮力产生的原因”后回答。

引导:

液体内部有压强,压强在物体表面会产生压力。

通过问题和提示来启发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分析交流

分析】:如左图

水平方向的表面:

F=F右, F=F后,

上下表面:

F﹥F向下

教师启发学生分析得出:

F=F上-F

 

结合所学习的液体压强和压力的知识,以及实验探究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3.知识提升

1.通过演示乒乓球在矿泉水瓶中的情况,进一步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2.解释桥墩、船陷入海底、木桩没有受到浮力的原因: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由于物体没有受到向上的压力,所以没有受到浮力。

3.压力差法计算浮力:F浮=F上-F下

这两个问题相对较难,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分析不同情况的物体是否受浮力,进一步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测量浮力

(称重法)

1.先分析再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1)先把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读出示数G物(画受力分析图)

(2)然后把物块放入液体中,再一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画受力分析图)。

师问:F比G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若减小,为什么?减小的示数与物体所受的浮力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这种测浮力的方法叫做称重法。

让学生养成边做实验边收集数据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2.计算(或测量)浮力的方法:称重法

F浮=G-F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例题巩固:

1. (广西桂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 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

A.7 N   B.4 N   C.3 N   D.1 N

2. 如图所示,此实验可以告诉我们(  )

A.铜块重3 N    B.铜块所受浮力为3 N

C.铜块所受重力与铜块所受浮力之差等于3 N

D.铜块所受液体的压力为3 N

加深对称重法的理解。

 

 

4.知识拓展

 

3.有一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当它浮在水面上时,所受浮力是________牛。(g=10 N/kg)

让学生根据二力平衡计算浮力。

五.讨论交流

阅读P60的讨论交流并思考:

沉在水底的铁球有没有受到浮力?

进一步巩固对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理解。

六.小结

一.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二.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压力差法求浮力:

四.测量浮力的方法:   称重法

一次能够容纳本节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视觉的刺激作用明显,能够让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从而对本课程有比较深刻认识。利用思维导图来小结本节内容,使学生对本节内容一目了然。

七.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浮力

1.定义:

2.方向:竖直向上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压力差

F=F上-F

三.测量浮力:

F浮=G-F

课后进一步加深巩固。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7-02 11:01:52

研修成果

最新研修成果

推荐研修成果

热门研修成果

热评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