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第四次网络直播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学前教育坊】 第四次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9-07-19 2019-07-29

所属计划:学前教育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提交一篇论文:理念正确,格式规范,选题符合课程改革理念,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字数在4000左右。

发布者:李红蕾

【学前教育坊】 第四次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陈凤    所属单位:平顶山市育新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19-07-27 10:40:15    浏览数( 8 ) 【举报】

【网络直播作业】陈凤/学前教育坊

浅谈如何利用科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平顶山育新幼儿园  陈凤

【摘要】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应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注重探索过程,在探索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材料、及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充分运用感官观察、探索、操作并有所发现,调动幼儿探究科学的欲望,促进幼儿更加喜欢科学活动。

【关键词】 科学教育  兴趣培养  探索过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科学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科学活动不仅为幼儿获取了广泛的科学经验、开发幼儿智力,而且还重视幼儿好奇心的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探究欲望的激发。大量科学研究说明,幼儿科学活动为每个幼儿积极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好奇心、探究欲望等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再加上每个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便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们会发现许多“奇事”,我的影子怎么会忽大忽小,声音怎么来的,为什么糖放进水里不见了等,孩子们的为什么太多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太强烈了,那么如何利用科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呢?

一、参与活动,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是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探索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稳定的兴趣能促使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使观察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得到增强。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耐心地回答并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使幼儿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如一次科学活动《纸的秘密》,当一幅由各种纸粘贴的风景画出现时,孩子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了。“老师,我知道,那只小鸟是用挂历纸做的”“五颜六色的花是用绉纹纸做的”“大树是用牛皮纸做的”……孩子们议论纷纷,我提供了不同材质、不同种类的纸,让孩子们摸一摸、看一看,问题来了:“为什么这纸这么硬”“为什么这张纸上有许多道道”“这是什么纸,摸上去很光滑”……面对提问,我耐心地给幼儿一一解答:这些是色卡纸、蜡光纸、瓦楞纸、宣纸、皱纹纸、牛皮纸等,从而让幼儿认识了几种常见纸,接着《纸》的一系列探索活动开始了,“纸是怎么来的”“纸能干什么”“纸怕什么”“纸能做什么实验”“怎样节约用纸”等,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一个个关于纸的小实验也让孩子感知到了科学的奥秘,“水中作画”“染纸”“睡莲开花”“杯中的纸湿了吗”等活动,极大提高了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班教室门前有一个花池,那里一年四季都长满了绿草,孩子们只要有时间都要到那里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宝贝,如:小石头、小贝壳、小虫子,更多的是小蜗牛。刚开始,他们只是把小蜗牛放在平台上比赛,看谁的蜗牛爬得快,谁的蜗牛更大。随着对蜗牛兴趣的增加,孩子们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蜗牛吃什么”“它的眼睛在哪里”“它有鼻子吗”“能闻到气味吗”“它为什么总是背着重重的壳”“蜗牛爬过去总是有一道线是怎么回事”“蜗牛会撒尿吗”……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开展了以“蜗牛”为内容的主题探究实践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针对提出的问题查找资料寻求答案,如: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幼儿往往是一边看一边提出这些问题,随着观察的深入,他们自然就会有答案。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提出来了,提问的越多,对这个主题活动越感兴趣,探究欲望也越强烈。

二、注重幼儿的探究过程

《指南》中提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动手、动脑,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可以使思维和想象变为现实,从而让幼儿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如科学活动《大蒜小人》,我提供了大蒜、牙签、橡皮泥、铅笔、塑料积木等材料,让幼儿充分探索怎样才能让大蒜小人站得稳,并引导幼儿找出站得最稳的位置,通过反复操作,幼儿终于知道了“平衡”“重心”这个概念。又如科学活动《弹性》,我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弹簧和弹性物品,幼儿在拉一拉、捏一捏、挤一挤、压一压、玩一玩、找一找、说一说、做一做中认识了弹性,感受到了弹性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好处。再如《睡莲开花》这一活动,我先为幼儿提供不同质地的纸睡莲,而溶液则是凉水,让幼儿探究哪种质地的纸睡莲先开花?之后再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溶液,有凉水的、温开水的、糖水的,再让幼儿反复试验,看一看哪种睡莲在什么溶液中开的最快。同一活动,不同深度,让幼儿“跳一跳,够的着”,避免因实验简单而带来的倦怠。《滚动》这一科学活动更让幼儿受益匪浅,“球怎么在地上滚来滚去”“车轮子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为什么你的球滚动的快,我的滚动的慢”……通过多次试验、研究,幼儿对物体的“滚动”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滚动”既省力又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幼儿在操作中还发现:用力的大小不同,滚动的程度不同;用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质地上滚动,其速度也不同。幼儿从中体验到探究的欣喜,从而更愿意去探索、去尝试,对物体的滚动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新颖、丰富的科学教育活动,能开阔幼儿的视野,满足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教师要根据幼儿好奇、爱动、喜欢探索的特点,通过科学游戏充分调动孩子的思维,帮助幼儿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学习态度,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在探索操作中获得快乐,获得经验,获得发展。

三、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材料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活动。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材料、及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充分运用感官观察、探索、动手操作并有所发现,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调动他们探究科学的欲望。如:科学活动《溶解》,当我把为活动准备的白糖、奶粉、菊花晶、咖啡等物品呈现出来时,孩子们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了。跟随孩子们的兴趣我请他们猜一猜,这些物品放进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孩子们叽叽喳喳,大胆猜测,接着,开始了第一次的操作实验。先提要求,每人只取一种物品放入水中,看看发生了什么,和他人比一比,你又发现了什么。孩子们都拿着杯子,小心翼翼地取、倒,问题很快来了:“我的白糖不见了”“我的水颜色和你的不一样”“我的奶粉呢?怎么没了”…… 幼儿兴趣高涨,积极投入。顺应孩子的思路,随之进行了第二次操作实验,我介绍了操作材料:大量的杯子、溶解的物品和不溶解的物品,展示了记录卡,第一步先猜测,猜一猜不同的物品放进水里会怎么样,以自己的记录方式记录猜测结果;第二步,要求幼儿把这些物品分别放入水中,搅拌一下,看看发现了什么,并以自己的记录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开始动手操作,放物品的,搅拌的,记录的,忙得不亦乐乎,而我成了旁观者,适当介入,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材料让他们去探索,去动手,去习得经验。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分享得出了结论,并通过探索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活动结束,幼儿对“溶解”有了科学认识,对日程生活中的一些溶解现象有了初步的理解。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和探索时间,创设探索环境,让幼儿带着疑问去探讨,让幼儿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幼儿探究的积极性。这正是《指南》中倡导的: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科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即使错了也要让他们通过操作去发现错误,引导他们继续探索、思考;如果对了就要在肯定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通过操作选择出更好的办法,并让孩子把好办法进行表述、分享,让幼儿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也是让幼儿梳理的过程。

四、利用随机科学教育活动或科学探索角,引发探究欲望

随机科学教育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知一些科学现象,掌握一些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天早上,我正在组织幼儿晨间活动,仝雪薇小朋友拿着吸着很多大头针的磁铁跑到我面前问:“老师,你看,怎么大头针还能吸住大头针?”面对她奇怪的发现,我并没有急于回答她,而是及时组织班上的幼儿一起来讨论。幼儿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知道了磁铁的吸力能传给在它上面的大头针,这根大头针又能吸起另一根大头针的道理。

利用区角,为幼儿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科学探索环境。自然角,让孩子带来乌龟、金鱼、蝌蚪、蜗牛等小动物饲养,引导幼儿随时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及新发现记录下来,培养幼儿做事认真的好习惯。科学区里提供镜子、曲别针、沙子和各种形状的磁铁、木块、橡皮泥、气球、纸、布条、塑料管等,让幼儿充分地玩。科学角里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进行探索活动,并且不受他人干扰。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角落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现的特别充分,每个孩子都会情不自禁地投入,平时性格内向的、不爱讲话的、能力差的幼儿都不会成为旁观者,他们可以尽情地玩水、玩塑料棒、纸、皮毛、玩万花筒、镜子、磁铁……在玩中他们发现:水会流动,塑料棒和皮毛摩擦能产生静电,将两面镜子放在一起,能使一个物体变成许多个。孩子们无穷无尽的问题,常常会使教师束手无策,而这些问题既是孩子们好奇、对科学入迷的表现,又是对科学活动有强烈探究欲望的表现。通过玩科学,孩子们体验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也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五、通过家园共育,让幼儿更喜欢科学活动

科学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我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进班当老师、家教园地、校讯通等渠道,向家长宣传科技知识,请家长来园观摩科技活动,参与科学角的材料收集、投放,并和幼儿一起制作科技小玩具,如:大风车、手拉手灯泡亮、天平、小汽艇等,自主地进行一些小实验等活动,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更加喜欢科学活动。

陶行知先生主张:“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在科学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学会、会学、乐学很重要。科学活动让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疑惑,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独特的意见,思考着自己的发现,也思考着人们习以为常的概念。


第四次网络直播作业

最新第四次网络直播作业

推荐第四次网络直播作业

热门第四次网络直播作业

热评第四次网络直播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