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教师德福一致

  发布者:史芳宁    所属单位:汤阴县五陵镇水塔河学校    发布时间:2019-06-15    浏览数( -)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寻求的应该是一种可寻常化的道德,普通人可以从语言落实到行动的道德,自觉自愿的道德。这里的关键是道德与幸福可否一致?有道德的教师可否因道德而幸福,幸福的教师是否有配得上幸福的道德? 
  现实中,往往是有道德的教师因道德而蒙受一些不应有的不幸,幸福的教师却没有配得上这种幸福的道德,即德福不一致。社会中,有福无德者逍遥自在,攫取名利,嘲讽道德;有德无福者牺牲自己,忍让、成全他人,自己可能还沦落为边缘人。这种与美好理想背反的现实令人感慨、叹息、愤怒,构成了师德提高的障碍。障碍的排除需要制度、政策,需要等待,完全不是教师本身能左右的。但在既定的环境中,教师也有追求德福一致的自由选择的空间,主要体现在精神领域。 
  精神幸福是人的高层次需求得到满足的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对幸福的影响力在下降,而精神对幸福的影响力在上升。有人认为,东方重精神,西方重物质。其实不然,追求精神幸福在东西方都源远流长,西方古代有苏格拉底式的幸福,近代有斯宾诺莎式的幸福,现代有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实质都直指精神幸福。俄狄浦斯说:“我的灵魂深邃伟大,因而我认为我是幸福的。”推动巨石的西西弗斯告诉人们,尽管生活平凡、重复、沉重,但精神不贫穷,意义就存在,生活就不乏味,脚下的沙粒和身上的汗珠就会闪耀出幸福之光。就连伊壁鸠鲁开创的快乐主义也不像人们想象的单纯重视物质快乐、肉体快乐、感觉快乐,他们开出的快乐清单是:友谊、自由、思想、最基本的食物和衣服。他们认为,如果我们只有钱而没有朋友、自由和思想,我们决不可能真正快乐;而如果我们有了这些,只缺财富,我们决不会不快乐。 
  精神幸福不会厌倦、不会穷尽、不会有那么多的负面作用,而且精神幸福本身就蕴含着善,自在地德福一致。 
  教师的精神幸福有两个翅膀,那就是爱心和智慧。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