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研修日志

  发布者:郝利萍    所属单位:汤阴县伏道乡小屯小学    发布时间:2019-06-16    浏览数( -) 【举报】

通过这次的学习,使得我充分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发挥团队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进而达到教学的目标。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产生高效益的必要保证。而教师又在这中间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具体谈谈教师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听的习惯 

学习英语从"听"开始。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相当重要的。小学学生爱模仿,善模仿,还好表现。课堂上,常有学生还没等老师说完就急于开口模仿或轻声跟讲,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养成静心听的习惯,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当教师示范发音时,学生要边观察教师嘴形,边仔细听。当老师发音完毕,学生才能跟说。这样,发音才会到位,模仿效果才会好。英语课堂是中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要场合。在课堂上他们有很多听英语的机会。但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而有意注意较弱,所以教师在教学上要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2.说的习惯

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是英语学习所必需的。这正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之一。小学英语教材所选内容均来源于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教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这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自始至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而不懈努力。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学会宽容,不能有错必纠。对一些语言能力稍逊色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其说英语的自信心,激起其说英语的内心欲望。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鼓励学生大声说英语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说英语不是喊英语。我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级及外出听课过程中都有发现喊英语的情况。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进行交流的。所以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好教学,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读的习惯 

阅读能力是一种领会理解能力,是学生吸取知识,积累词汇,熟悉英语表达习惯的重要途径。阅读根据其方法和要求可分精读和泛度。根据其是否出声又可分为朗读和默读。朗读英语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朗读英语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重范读和领读。授课前,教师最好先试听、跟读录音带进行自身整音,尽量与录音带取得一致。在课堂上范读、领读时,教师可配以手势以示升调、降调、重读等,并要求学生在朗读时也配以手势,以加深理解。在训练朗读的同时教师也要强调听的要求。只有听清了才能读好。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朗读时力求声音逼真、表情自然,而不宜过分夸张。在起始阶段我觉得用"指读"的方式(用手指指着相关的朗读材料)进行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还可以强化对所学单词句子的识记。

4. 写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在掌握了听说读3个环节后就需要对所学的内容达到牢固掌握的程度。这就需要要求学生去写所学的英语单词和句子。最开始教师可以对学生给与一定的指导,之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书写这一任务。

总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会自然生成的,而是经有意识培养形成的。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所以,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靠教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我们的专业知识,同时这也需要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在家长和教师的合力下使学生越来越喜欢英语。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