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物理概念教学成功案例 作业周期 : 2019-05-20 2019-07-30

所属计划:初中物理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物理概念教学成功案例

1、选一例教学实例

2、对学生概念的建立有效

发布者:肖敬亮

物理概念教学成功案例

提交者:学员李文勇    所属单位:岳飞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5-20 09:45:56    浏览数( 2 ) 【举报】

 物理概念教学成功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概括起来可分为:物理事实、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其中物理概念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对物理现象抽象、概括的反映。没有概念,事实只能是经验的记录,不可能上升为科学理论;不能清楚的理解概念,规律也变成了文字、符号机械的堆积物。因此,概念教学一直受到大家的重视。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点看法。

 概念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家经常一起谈论“学生概念模糊不清”。但怎样才算概念清楚?怎样才是掌握了概念?这一问题实质上一直没有定论,这也是造成概念教学困难的原因之一。作为教师应首先对这个问题有明确的看法,才能适度的把握概念教学,使学生能正确的理解并运用概念,不至于增加难度,挫伤学生学习信心。对于这一问题,我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学生应知道概念的来源。概念是人们对经验事实进行分析、归纳而得到的抽象认识,它反映了事物某一本质特征。通过学习学生应知道概念是对什么物理事实的抽象概括,它反映了事物的什么物理特征。例如速度这一概念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这一物理特征,它是以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不同为基本事实,通过比较和归纳而得出的。

第二、学生应知道形成概念的思想方法。人们对世界概念化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是通过抽象的思维活动而形成的。

    再如速度要准确的表述和比较物体动动快慢,必须要有确切的量的规定。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来判断物全运动的快慢,一种是在田径比赛中,跑步和游泳都是规定相同的运动距离,比较不同的人的运动时间的长短。另一种是确定相同的运动时间,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显然这两种方法都能描述对象,从对感官刺激来讲,它更直观,便于测定。而后一种方法,它从理论上更注重位置变化这一运动的本质特征,时间只体现了运动物体位置变化的延续性,而不能确定物体的运动。并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大小,可直接反映物体运动快慢,因此理论上人们用后一种方式来定义速度。学习中应让学生了解,并逐步学会形成概念的思维方法。

第三、能运用概念解决具体问题、了解运用的条件和局限性。概念是否理解,最直接的检验方法是应用。学生理解了速度概念就能利用速度公式去计算,能用速度 值去比较物体的运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初中阶段速度是以匀速直线运动为条件给出的,它对于确定的匀速直线运动过程具有恒定性。因此它不适用于变速运动,在变速运动中只能用平均速度近似的描述速度快慢。因此形成概念的条件和应用的局限性确定了正确使用概念的范围。学生学习中也应知道。

第四、要深刻的理解概念,还必须将概念分类整理,把握联系,形成系统。初中阶段物理学习内容涉及力、热、光、电、磁等物理现象。学习中不对所学概念系统整理,就会觉得物理知识杂乱无章,缺乏联系,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概念分类整理使之系统化是进一步理解概念形成理论的重要环节。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