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物理概念教学成功案例 作业周期 : 2019-05-20 2019-07-30

所属计划:初中物理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物理概念教学成功案例

1、选一例教学实例

2、对学生概念的建立有效

发布者:肖敬亮

物理概念教学成功案例

提交者:学员徐杰    所属单位:岳飞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6-19 14:05:01    浏览数( 2 ) 【举报】

第1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知道物体的沉浮取决于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2.知道物体的沉浮与密度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难点:综合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探究浮沉条件。

教具准备

小石块、橡皮塞、乒乓球,装有水的水槽,玻璃瓶、注射器、多媒体课件等。

 

一、 复习提问

1、浮力的方向是                         的,重力 

的方向是                   的 

2、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 

于                用公式表示为:            。                                

3、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静止时受到         个力的作用,

一个是               的       力,一个 是        

           的          力 

二、 提出问题

1、 乒乓球扔进水中,乒乓球将如何?

2、 小石块扔进水中,小石块将如何?

3、 小木块扔进水中会如何?

三、新课引入

实验:将小木塞、乒乓球、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小木块、乒乓球上浮,小石块下沉。

引导:对于刚才的实验,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思考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会上浮?为什么有的物体会下沉?物体的浮与沉取决于什么条件?

教学说明: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是直接的,他们很容易得到的答案是可能浮力大的上浮,浮力小的下沉。此时老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在水中只受浮力作用吗?与重力有没有关系?”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有根据的猜测。

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了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呢,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1.漂浮、悬浮和下沉

演示实验:将一个小玻璃瓶浸没水中(里面装有少量的水,跟注射器连在一起),松手后出现什么现象?

点拨:首先指明这些现象可以描述为“漂浮”“下沉”“悬浮”,规范物理语言,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受力分析,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是谁?

交流讨论: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由这些力共同决定。

(1)F浮=G时,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

(2)F浮>G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

(3)F浮<G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

思考问题:下沉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上浮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

2.物体的浮沉条件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得出浮沉条件。

将学生讨论的结果填入表格中:

状态 受力关系

漂浮 F浮=G

下沉 F浮<G

悬浮 F浮=G

上浮 F浮>G

问题:物体漂浮和悬浮时,都有F浮=G,那这两种情况岂不是完全相同了吗?

学生活动:比较分析。悬浮的物体完全进入液体中,可以静止在液体内部任一地方,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而漂浮则是物体静止在液体表面上,物体的体积大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总结易混淆的几个词语:

浸没:物体完全进入了液体中,整个物体在液面以下。

漂浮:物体在液面处,部分体积浸入。

悬浮:物体在液面以下,完全浸入,可以存在于液面下任何位置。

上浮:物体正在向上运动,可能完全浸入,也可能部分浸入,最终状态是漂浮。

下沉:物体正在向下运动,可能完全浸入,也可能部分浸入,最终状态是沉在液体底部。

问题:铁块放入水中会下沉,放入水银中会怎样?

学生活动:有学生认为漂浮,也有学生认为下沉。

问题:水银有毒,我们不方便亲自试一试,但是我们知道水银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大,能不能利用它们的密度关系来判断?

学生活动: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变形F浮=ρ液gV排和浮沉条件来分析。

漂浮:F浮=Gρ液gV排=ρ物gV物ρ液V排=ρ物V物ρ液>ρ物(因为V排<V物)

下沉:F浮<Gρ液gV排<ρ物gV物ρ液V排<ρ物V物ρ液<ρ物(因为V排=V物)

悬浮:F浮=Gρ液gV排=ρ物gV物ρ液V排=ρ物V物ρ液=ρ物(因为V排=V物)

上浮:F浮>Gρ液gV排>ρ物gV物ρ液V排>ρ物V物ρ液>ρ物(因为V排=V物)

由此可判断,铁块会沉入水底,但却会漂浮在水银面上。

 

9.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第1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


状态 受力关系 密度关系

漂浮 F浮=G ρ液>ρ物

下沉 F浮<G ρ液<ρ物

悬浮 F浮=G ρ液=ρ物

上浮 F浮>G ρ液>ρ物

 

本节课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信心,本节课我设计的探究内容是使是学生自己课下可以自己完成和体验到的内容,以此让成功获取知识的过程积极作用于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信心,使学生的自我概念得到积极发展,自信心得到加强,而这一切正是学生创造力和个性发展的关键。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从善于解决问题到敢于提出问题转变、从善于单一思维到勇于发散性转变,有利于学生形成协作意识。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共同学习,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气氛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相互尊重、理解、合作和关心,进而学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6-24 09:09:39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