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音乐坊第一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9-05-29 2019-08-01

音乐综合坊

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请大家集体一份以“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和反思。

视角要求:请在7月31号前提交。

发布者:马晓瑞

音乐坊第一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胡胜男    所属单位:汤阴县政通路小学    提交时间: 2019-06-11 16:43:17    浏览数( 0 ) 【举报】


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教学

 

音乐是小学美育的一门基础学科,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音乐学科是美育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之主要途径之一。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所面对的学生有着强烈好奇心、活泼好动的特征以及敏捷的思维。面对这样特点的学生,我们的音乐课堂,要以体现审美为基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发展创造性思维。由此,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正好符合了这一需要。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音乐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整合,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使得抽象的音乐美最大限度地可视化、形象化。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美、发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中,使两者紧密结合,并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这就要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技术,以直观形象与视听结合的形式运用于教学中。这不仅要求音乐教师掌握必要的多媒体技术,还要求教师有创新的思维以及更新的理论观念。 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如下:

1、在音乐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直以来,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和欣赏录音机的音乐会感到枯燥、单调,这样上课的时候会使学生显的被动,教师也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而充满美感的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的调动起学生在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节奏、体会音乐的意境。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丰富的想象,一定会激发起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例如:我在上二年级的《小红帽》这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观看小红帽的故事视频,然后结合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歌曲兴趣,然后根据故事情节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歌曲,让学生自主的在游戏中边玩边学,使学生能很快地掌握歌曲情绪,从而更好地演唱歌曲,达到理想的效果。

2、在音乐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在音乐学科中,要将信息技术整合到音乐教学中,除了要使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紧密结合,又要使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要使学生真正感受音乐美,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之中,单单一味地给他们听音乐是很难做到的。纯粹听音乐,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效果不明显。而如果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加上动态的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学生便会更感兴趣,同时也对音乐能有更主观的理解。例如:我在上六年级《阿西跳月》这一课时,让学生们分别欣赏管弦乐演奏《阿西跳月》、《阿西跳月》舞蹈视频,再请学生上台模仿彝族姑娘载歌载舞的场景,让他们更深刻的了解彝族音乐风格,充分感受《阿西跳月》舞蹈、音乐魅力。

 

3、在音乐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音乐教师,你自身首先要对教材有全面而充分的了解、掌握,然后可以创设音乐情境,启迪学生欣赏美。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较好的效果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帮助、促进教学的效果。并且课堂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应该与教学设计紧密相连,如我在上二年级《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时,根据教案设计我通过讲故事导入,运用蜗牛图片、黄鹂鸟图片、 动画视频,分角色表演,等把学生带入到我教案设计的情境当中来,使得学生不但学的很投入,而且教学效果很好。

通过实践我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使我们的音乐教学课堂更加的迷人,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形态美和情感美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6-15 18:47:21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